当前位置:主页 > 名山介绍 > 版纳 > 勐海 > 曼糯 >   正文

勐往曼糯,见证古茶树的死亡与重生(上)

藏在云雾里的布朗山曼诺

新的一周,原本是准备继续我们的《寻味布朗山》之旅,目标也选好了布朗山曼诺。但是由于近几天连续下雨,时间又比较紧张,又刚好是勐往曼糯的岩坎大哥家上新房,所以就改了道去勐往曼糯。

勐往乡街道一角

因为临行前跟隆达说好的是曼诺,当我们回到公司后大家居然能够不在一个频道地聊了几分钟!只是到最后才知道我们聊的此曼糯(勐往)非隆达所聊的彼曼诺(布朗山)。

岩坎大哥家的老人

小编备注:

因为西双版纳都是少数民族地区,所以大部分的人名、地名等都是音译过来的,所以在拥有同样的发音情况下,大家选择的汉字会有所不同,比如上面所聊的两个曼糯。

曼糯古茶山在勐海的北面,距离勐海县85公里,曼糯是勐往乡最大的布朗族聚居地,也是第一个住进勐往的布朗族村寨。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记忆,很久以前这里是勐海通往澜沧的必经古道,马邦驮运茶叶到这都会停下休息整顿,再到佛寺祭拜,祈求平安。每到佛教庆典,四面八方的人赶来更是热闹非凡。这里曾经也是一片盛世。

兴于交通落于交通,后来道路改道,曼糯逐渐衰落。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变动,才使得曼糯古茶园更好地被保留下来。三年前,从勐海县城到曼糯大寨,需要驱车近三个小时,现在通过政府翻新加宽路面后,只需不到两个小时!

  在岩坎大哥家新盖的楼房阳台上,一长排的葫芦格外引人注目,脑子里恍惚了一下,以为来到了“拉祜族”寨子,而这里其实居住的是布朗族。

老人们依旧保持着穿着民族服装的习惯,而年轻人大多都已换上便装,年龄越小就越发普遍。难能可贵的是,每当族里过节或是需要做迷信时,大家都会穿回自己的民族服装!

在茶王树附近看村头

曼糯村,村尾

在岩坎家看村子一角,正前方也是古茶园

在岩坎家看村子一角,正前方山谷里是勐往乡

 岩坎大哥

从岩坎大哥家出来,我们先自己在村子周围走了一圈,也由此正式开启了我们今天所要表达的主题:见证古茶树的死亡与重生!

松软泡高的土壤,是在呈现如今的样子,伫立的树桩是在展现曾经的风貌。高傲的头颅始终向上,杂草穿身而过,不见得就代表我已经屈服于死亡。

村边,一棵粗壮的古茶树溘然长逝,很是惋惜!其遗体虽然在周围绿意盎然的其他茶树的衬托下,会显得格外的沉重与遗憾。但是他直立挺拔的躯干,似乎在告诉我们,他曾经是那么的威严与骄傲,就算离开也是不失风度的。这样的树体和树龄,如若放到某些山头,那也是茶树王的存在了吧?可惜了喽!

市场在发展壮大,老百姓的生活也在万象更新,盖房子,成了不可避免的话题,也是大势所趋。土坎上的这课树桩,成了眼下这片茶园唯一的幸存者。看得出来,她依旧在挣扎,依旧在努力向上,旁边冒出来的新枝嫩叶是最好的证明!可是,留给她的时间还有多久呢?

 

关键字:
为您推荐
  • 易武丁家寨·瑶乡
    易武丁家寨·瑶乡
    2020-02-22
    《红楼梦》第63回有提及普洱茶,林之孝家的又向袭人等笑说,该焖些普洱茶喝。袭人睛雯二人忙说,焖了一茶缸子女儿茶,已经喝过两碗了。大娘也尝一碗,都是现成的。 有人如此做
  • 雅玩百花潭,知茶惜茶
    雅玩百花潭,知茶惜茶
    2020-01-02
    百花箐,亦名百花潭 花开之时,山风拂过 清溪碧嶂,暗香还留 走过之后,花簇箐谷 醉人山色,欲诉还休 茶路长远,知茶惜茶 纵然感慨万千,也只能在一盏茶香氤氲的时光里沉淀为一
  • 最曼妙的勐宋味,拉祜曼西良
    最曼妙的勐宋味,拉祜曼西良
    2020-01-16
    也许你听过勐宋那卡,听过保塘,却唯独没听过曼西良,小编用几句话来对曼西良做一个感性的描述,有人用曼妙来形容这个小村寨,这是拉祜族把魂归撒的地方,云遮雾绕,站在寨子
  • 易武落水洞普洱茶的特点
    易武落水洞普洱茶的特点
    2019-05-29
    易武落水洞位于易武乡东北边,落水洞村隶属于易武乡麻黑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山区。距离麻黑村委会4公里,面积2.79平方公里,海拔1287米,年平均气温17℃,古树参天,气候铸就茶树
  • 镇沅田坝乡茶山箐普洱茶介绍,茶山箐古树茶口感特点
    镇沅田坝乡茶山箐普洱茶介绍,茶山箐古树茶口感特点
    2019-09-15
    地理位置 田坝乡位于县城西南部、无量山东南麓支系,红河与澜沧江两个水系的天然分水岭大营主峰南北两面,跨东经10055-10107,北纬2245-2318,东与古城乡接壤,南与普洱县梅子乡接
  • 铜箐之思,蒹葭之美!
    铜箐之思,蒹葭之美!
    2020-02-17
    最近一直在读《诗经》,以前按字意逐字来读过,后来全忘掉了,重读又觉得乏味,所以换了个方法,按书中的花草意象来读,当然,以我的脑子,过不了多久,又是不记得了的,所以
  • 品饮2016年六大古茶山攸乐
    品饮2016年六大古茶山攸乐
    2020-03-16
    2016年 六大古茶山 攸乐古树生茶 相传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蜀汉丞相诸葛亮走遍六大茶山,留下很多遗器,古六大茶山因此得名。清朝道光年间《普洱府志古迹》中记载:六茶山遗器
  • 倚邦曼松贡茶:无贡不稀,无贡不贵
    倚邦曼松贡茶:无贡不稀,无贡不贵
    2023-10-17
    六大茶山看倚邦,倚邦之茶看曼松。 曼松的土壤环境有异于其他茶山,多是已风化成细砂质的岩土,这也暗合陆羽上者生烂石的茶论。 倚邦茶山有俗称猫耳朵的小叶种,也有大叶种。
Copyright © 2017-2019 古茶居 www.guchaju.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16003519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