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山介绍 > 版纳 > 勐腊 > 易武 >   正文

找遍百度都找不到的,易武古茶园海拔分布数据

易武位于澜沧江北岸,是茶叶的核心原生地之一,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从地势上来说,易武乡境内山谷相间、山高谷深、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河道迂回曲折,水流切割,辖区最高海拔是刮风寨的黑水梁子为2023米,是西双版纳州第二高峰;最低海拔是回洼村为600米,平均海拔为1400米。

易武片区古茶园海拔分布

1. 麻黑、落水洞、大漆树、曼落、曼秀、三丘田片区古茶园海拔:约1200米~1540米

▲2012年拍摄于落水洞茶王树旁(已枯)

2. 易比村、田坝、老三合社、么连村、团山村、易武老街片区古茶园海拔:约1160米~1530米

3. 刮风寨白沙河古茶园片区海拔:约930米~1260米

   刮风寨茶坪古茶园片区:约1150米~1460米

   刮风寨茶王树古茶园片区:约1050米~1460米

   刮风寨家边古茶园片区:约1200~1380米

4. 弯弓、老杨家寨、百茶园片区古茶园:约1010米~1550米

▲2012年在薄荷塘山顶拍黑水梁子

5. 薄荷塘古茶园片区:约1400米~1620米

6. 一扇磨古茶园片区:约1180米~1520米

7. 老张家湾、老汉丁家寨、朱家梁子、徐家梁子、大寨、小房、马叭天门山古茶园片区:约1200~1620米

▲2012年拍摄于易武公路至高点

8. 高山村古茶园片区:约1100米~1300米

9. 铜箐河、布龙河、金厂河古茶园片区:约900米~1380米

10. 四王子山、南赛河、黄连山古茶园片区:约1100米~1300米

九项和十项中的铜箐河、布龙河、金厂河及四王子山、南赛河、黄连山在行政区域上不属于易武镇,仅因茶性相近,所以作此划分,仅供参考。

▲2012年拍摄于易武老三合社路边

海拔高度对茶叶品质有直接影响,海拔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度,海拔升高光照加强,昼夜温差大,空气流通性好。

 

造就一款好茶,光看海拔是不行的,还要考虑树种、树龄、土壤、坡度、阳光量、雨量、山势走向、综合生态环境、区域气候、纬度等众多因素。emmmm...好茶不易,且喝且珍惜。关注「云门天成」这些后续再聊~~

关键字:
为您推荐
  • 邦东三杰:品三杰,生当做人杰!
    邦东三杰:品三杰,生当做人杰!
    2019-09-11
    品茶,便是在品饮的过程中享受茶给人带来的乐趣,古树茶最重滋味富足,加之愈陈愈香,因此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变化,每天都会给你带来惊喜,享受品饮的过程,也是享受生活的一部
  • 勐宋,古茶树的净土
    勐宋,古茶树的净土
    2023-12-17
    勐宋古茶山位于勐海县勐宋乡境内,与南糯山对望。勐宋是勐海最老的古茶区之一,从勐宋保塘村留下的几十亩特大型古茶树来分析,勐宋山区少数民族种茶的历史与南糯山少数民族种
  • 走进曼岗石生古树茶
    走进曼岗石生古树茶
    2020-01-14
    你去过曼岗吗? 你喝过曼岗石生古树普洱茶吗? 曼岗有什么奇妙的魅力? 曼岗为什么值得我们一去再去? 曼岗是什么? 曼岗是傣语,译为石头上的寨子。 在傣语里,景、勐、曼分别
  • 普洱茶中号称临沧班章的昔归古树茶
    普洱茶中号称临沧班章的昔归古树茶
    2020-02-27
    昔归古树茶 昔归忙麓山低海拔的一朵奇葩 头顶大雪山,脚踏澜沧江,它是低海拔茶山的珍宝。 昔归村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邦东行政村,距离村委会12公里,距离乡政府1
  • 每天茶知识,贺开普洱茶
    每天茶知识,贺开普洱茶
    2024-01-03
    今天小学生跟大家继续聊普洱茶,不知道普洱茶到底什么时候能聊完,咱们就想起哪个聊哪个吧,今天咱们就聊一聊贺开普洱茶。贺开的知名度可能在新茶友这里并不太高,但是实际上
  • 邦东岩茶特点:岩韵的铿锵,兰香的柔美!
    邦东岩茶特点:岩韵的铿锵,兰香的柔美!
    2019-09-11
    转眼已经是入秋了,可回忆里还是抹不去邦东岩茶的痕迹,沿邦马大雪山腰间一路驰骋,天绽白云,洁白若雪,一路走来,山水相依,让人心旷神怡,高山云雾,好景应接不暇,万石成
  • 倚邦观音山古树茶,又一个后起之秀?
    倚邦观音山古树茶,又一个后起之秀?
    2024-06-10
    说起观音山这个普洱茶山头,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它是倚邦这几年才兴起的小众山头。观音山古树茶出自嶍崆(习空) ,也许很少人知道,它曾经也是贡茶。 早在清中叶时,倚邦嶍崆
  • 麻栗坡县猛硐瑶寨茶文化田野行记
    麻栗坡县猛硐瑶寨茶文化田野行记
    2019-10-20
    筹备了将近半个月,终于在国庆期间如愿到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开展田野调查,很庆幸高考第一志愿选择了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不然也不会和瑶族文化结缘吧,继2018年8月、11月、20
Copyright © 2017-2019 古茶居 www.guchaju.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16003519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