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武深扎了几年,我所描述的“深扎”是同一年365天除了出差和节假日基本都待在易武,从走过易武的七村八寨到细细的探究每个村寨的茶叶口感,我入迷在易武,想要更明白易武茶,也想从易武茶中“混口饭”。
从云南农业大学毕业茶学以后,我一直都在茶叶行业,试图把兴趣和工作结合。我的初衷是起码在工作很累的时候还有“兴趣”支撑。
这几年都是在从事毛料的工作,自己也和很多前辈交流,希望自己能在某个时间开始自己的系列成品茶,可追溯,可探究的茶叶。
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一是遇上年前的疫情,大部分茶商的出行受限,二是云南大面积的干旱,尤其是易武从去年雨季以后就未下雨,加上易武特殊的土壤结构,保水性很差,茶树严重干旱。茶叶春天迟迟不发,直到3月底才有少部分茶叶出来,4.10号易武第一场雨出来以后,茶叶开始慢慢有了春天的气息。三是易武主街道下水道水管改造,路面维修整个易武出行不方便,再加上国外疫情反扑,易武作为与老挝交界的地方,防疫成为重点。
各种情况交织,让2020年的易武制茶变得不易,但是作为只坚守易武茶的我,只能选择在困难中寻找办法。毕竟,成年人的世界都没有那么容易。
鉴于各种因素,通过一段时间的试茶和选品,今年我选择缩小范围,精准选择。我选择了在整个易武茶中茶园面积最广、产量最大的麻黑村寨。2020年的春茶季,早期旱,后期雨,整个春季变得短起来。5月底,我完成所有的定制圧饼工作,鉴于易武修路工程进入全封闭阶段,我把春茶安顿在易武仓库,离开易武。
进入秋季,茶友催我上易武查看秋茶情况,9月16号我再次上易武,虽然依然是雨水绵绵,抱着学习的态度,我还是去了在经验中认为品质稳定的农户家试茶,最后的结果就是“秋香未起,茶味不够”,秋季原料选购暂时是不能进行了。
遇到困难还是要克服,最后我决定,用春料出一款易武成品茶。就这样,10月1号我在昆明收到了在易武压制的成品茶“麻黑”。
一切的事件不是我们所能完全掌控的,但最后却总是“心心念念”的结果。
茶饼面周正、圆润,色泽墨黑显白,条索短细紧、毫微显,饼面有少许长梗、细小黄片末,有黑条。
投茶:8g,茶饼里外一口料,今年麻黑春季干旱,芽头不易成型,所以干茶有明显的大黑条和春茶黄片。部分完整的一芽三叶也是比去年短小得多。干茶能闻到明显的花蜜香。
茶器:白瓷盖碗,150ml用水:昆明本地水,珍茗试茶天气:近3日天晴,当天天晴
第1泡(10s):茶汤香气上具有明显的花蜜香,具有闻着有香味,茶汤中带有香气的特征,滋味上入口柔和、较为饱满,甜为主调,微苦不涩回甘快。
第2泡(15s): 茶汤香气花蜜香,甜主苦弱,生津回甘明显,茶汤柔软饱满。茶汤柔并不细腻。
第3泡(15s):茶汤蜜香明显,汤感较为饱满,满口柔和,回甘生津明显,茶汤有浓度,生津回甘协调,整个活性好。
第4泡(20s):茶汤蜜香带有花香,茶汤微涩,涩后甘甜,茶汤依旧甜中带微苦。
第5泡(30s):茶汤浓度高,苦出微涩,满口清爽涩不挂。
第6泡(40s):茶汤浓度降低,饱满感降低,但未出现茶水分离,甜润度依然较明显。
第7泡(1m):茶汤带有蜜香,汤感甜、甘、苦不显有微涩。
第8泡(3m): 茶汤甜润柔滑,汤感变薄,涩较为明显。
第9泡(5m):茶汤甜、甘、薄,出现水味。
第10泡(5m):茶汤以清爽的甘甜味为主,无涩挂口现象。
还是保持原有的习惯,我会最后试一下混合茶汤的口感。
混合茶汤明显的花蜜香,汤中含香,入口主体的柔、饱满、微苦、甜味明显,回甘生津快。
这是麻黑典型的易武茶风味,“香扬水柔”的代表,如果要用一个村寨去感受易武茶的柔,麻黑是不二选择,茶友如果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口感要再上一个层面,那选择瑶寨弯弓。
普洱茶是集“天时、地利、人和”的茶品,一款优秀的茶需要选择好的自然生长环境、需要树龄,当然要品质到最佳也需要一定的存放时间。前提是新茶也是具备好口感的,时间是让茶品锦上添花。
认知一个茶也需要一定时间的练习和真实的茶品。希望,你我共同交流、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