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澜沧县文东乡水塘村风光
普洱市澜沧县文东乡水塘村是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局的挂钩扶贫点,在向普洱市茶咖局驻水塘村扶贫工作队员和水塘村支部书记了解情况后,笔者发现文东茶有诸多亮点可以挖掘,于是跟随一行人的脚步,探寻文东茶“黑马”的踪迹,一路惊喜、一路希冀。
水塘村旧苦村民小组
水塘村旧苦小组一位妇女正在手工织锦
长着肥螃蟹脚的文东大茶树
在水塘村水塘村民小组,这里有一些貌似不起眼的大茶树,但走近看,竟然可以很轻易地找到素有“茶树精灵”之美誉的螃蟹脚,而且长势良好、粗壮肥大。这片大茶树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低产茶园改造的时候,树冠被砍伐过,后几经发芽生长也难回先前的模样,所以这些大茶树的树冠与树干看起来比例很不协调。但这并不影响其茶叶的品质,每年前来订购的客户都是络绎不绝,已经供不应求。
水塘村茶园
水塘村大茶树
大茶树开始发新芽
大茶树上长着肥厚的螃蟹脚
独具特色的文东黑茶“朗黑亮”
在水塘村村部,在与水塘村支部书记蒋祥(布朗名字“岩那”)交流的过程中,蒋书记向笔者提供了一份早在2015年11月国家普洱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出具的一份检验报告,对文东黑茶内含物质、理化指标和安全性指标进行了科学的检测。
据蒋书记介绍,这款文东黑茶被茶咖局挂钩扶贫工作队队长何腾命名为“朗黑亮”。“朗”是布朗族的意思,“黑”是黑茶,“亮”是这款黑茶的色泽鲜亮。
蒋书记带笔者走进位于水塘村的制作黑茶原料的茶园参观,海拔1700米的茶园里,果然种着茶树杆呈黑紫色的茶树,树龄大约在40年左右,每年3月底为采摘期。据说这种茶的芽头带油而无绒毛,品种为云南大叶种,偏野茶茶树特点。采用普洱茶晒青手工工艺加工,除了具有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普遍特点之外,“糯”是其最大的特点。
随后,在蒋书记的茶叶加工厂,笔者品尝到他去年做的文东黑茶“谷花茶”,味道非常饱满,茶汤不似紫茶带紫色,真是让人印象深刻。蒋书记说,这款茶目前每年的产量只有不到两吨,价格大约每公斤150元左右,受到广东客户的青睐。
蒋书记带笔者走进位于水塘村的制作黑茶原料的茶园参观
制作文东黑茶的原料
蒋书记家的茶叶加工厂
文东黑茶茶饼
如何让文东茶“黑马”奔腾起来
经过与蒋书记的交流,普洱市茶咖局扶贫工作队建议蒋书记,要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全面打造“文东茶”,并结合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特点,提升“文东茶”的文化内涵。文东茶的特点正符合今年阮成发省长提出的“用好普洱无形资产 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的宏观发展思路。
文东乡过去是法国传教士定居比较集中的地方,当地留存下来的教堂就有12处之多,本土的布朗族文化与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在此交汇结合,当地的少数民族习惯过西方的圣诞节。当地种植茶叶的历史有几百年以上,来自普洱茶小产区的“朗黑亮”就是其中的亮点。
在水塘村村部,笔者饭后尝到一款花香味十足的茶,心中在问:那肯定又是一匹文东茶的“黑马”吧!
位于文东乡东佤村的一处基督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