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山介绍 > 临沧 > 临翔 > 昔归 >   正文

普洱茶山新秀昔归茶,一个神话的诞生

在澜沧江西岸有一个地名很美的小山村-昔归。它不光名字好听,近年来,昔归茶在普洱茶界可谓是声名显赫,惊艳不断,创造出各种神话故事。
挡在路上的大石块

我们从临沧市临翔区出发往东,翻过五老山、沿邦东大雪山东麓前行。山高、坡陡、弯急、路面差,同行的朋友居然有人晕车了。约两个多小时,就到达了昔归村。远远看去,几座桥墩高高地矗立在澜沧江上,这是正在建设中的昆明通往临沧高速公路上的澜沧江大桥。高速公路修通后,昔归将不再遥远。

正在建设中的澜沧江高速公路大桥

昔归村属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邦东行政村,实际上只是一个村民小组。村庄就坐落在一座山顶上。村子里,作坊式的小茶厂鳞次栉比。站在昔归村往下看,碧绿如玉的澜沧江水滚滚向南流去。如果乘船沿江而下约200公里水路,就可以到达思茅的糯扎渡电站。上游,就是大朝山电站。江的对岸是普洱市镇沅县,不知为啥,一江之隔,对岸却不见茶园,但见橡胶树林郁郁葱葱。不过,现在的橡胶很不好卖。真的是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呀。

在澜沧江昔归茶厂老板刘光龙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忙麓山。目前正值采茶时节,从各地雇来的农民工正在采茶。其实,最正宗的昔归茶仅产于昔归村的忙麓山,昔归是村子的名字,忙麓山既是昔归茶的核心区。经用GPS测量,准确面积为600亩。清末民初《缅宁县志》记载:"种茶人户全县约六、七千户,邦东乡则蛮鹿、锡规尤特著,蛮鹿茶色味之佳,超过其他产茶区。所惜者,产量无多,不能应外人之求耳"。这里说的蛮鹿,现称为忙麓,锡规现称为昔归。历史上,这里还是茶马古道的重要古渡,称为归西渡口。从这里向南,出普洱;往北,达云县、凤庆、大理等。1970年实行集村运动,忙麓山上的村民陆续搬到了昔归村居住。当时,昔归村每年精制100公斤茶上交县政府,作为县里的接待礼仪用茶,当时茶农们称之为"县委茶",足见当时的昔归茶已经有点名气了。

昔归村面积约4平方公里,海拔海拔在700-9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1200毫米。忙麓山土壤为澜沧江沿岸典型的赤红壤,森林植被为亚热带季雨林,林间常见红椿、香樟、大叶榕、牛肋巴、橄榄、野生芒果等植物。古茶园混生于森林中。古茶树树龄多在200年以上,较大的树径在60~110厘米。这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昔归茶了,全年产量在14吨左右。被称为"昔归茶王"的一棵,树龄在800年左右,每年春茶鲜叶产40公斤,折合干茶10公斤左右。茶叶价格每年都在涨,前年4千元一公斤,去年5千,今年达6千元了。

昔归村可谓今非昔比呀。为调查临沧茶叶资源,我曾经跑遍了临沧古树茶山。2005年第一次到昔归村,这里还只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小山村。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举办了两届临沧茶文化博览会,当时进行了普洱茶神农奖、茶叶拍卖会、茶之源国际学术研讨会、祭祀茶祖大典等活动。制定了临沧市古茶树资源保护办法。我们提出了"科技提高品质、文化提升价值、品牌开拓市场"的三大战略,为临沧茶全面走向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

茶老板刘光龙,云县茶房人,在这里办厂多年,他的"澜沧江昔归茶厂",去年做了6百公斤昔归古树茶。由于价格上涨,今年估计只能做到4百公斤了。他说,和其他地方不同,昔归茶的传统制作为"昔归团茶",重量在200一500克之间。

阮斌在自己家中院子里为我们泡昔归茶

昔归茶属邦东大叶种。人们评价其"茶气强烈,霸气十足,滋味厚重,香气高锐,闻之如兰,甜如蜜糖,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回甘生津,留香持久"等等。这些评价,各位见仁见智吧,反正,好喝是肯定的。

去昔归路上仙风道骨的临沧茶人 朱 宏和他的客栈

昔归村有农户160户,以傣族、彝族为主。我们来到村民阮斌家。阮斌今年40岁,傣族,当然,现在已经不会讲傣族话了。他家祖祖辈辈就在澜沧江摇船摆渡,他 8岁就能够掌舵摆渡,水性也极好,在滔滔江水中游个来回不成问题。用他的话说,掉到江里也不会沉下去。只是每年春天,上游青藏高原冰雪融化,水温太低受不了。

飞往临沧的班机上鸟瞰昔归茶山和建设中的澜㳕江高速公路大桥

阮斌一家六口人,2个孩子,2位老人。他说,我家240亩山地,其中古树茶有40亩。大约是在1981年吧,村里分土地到户。茶山也分到户。当时把茶地分为三等。新植茶产量高,为一等,中植茶产量稍低,为二等,古树茶产量低,采摘不易,被定为三等。当然,三等茶地大家不愿要。我外公是生产队长,主持分配,没人要的只好自己留下,当时只是想,茶叶长不好,那山坡还可以套种包谷嘛。父母也曾经考虑了砍了古树种新茶,可我们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茶叶不好卖,也就没有再折腾了。没想到今天却成了了摇钱树。

上天总是眷顾那些与世无争的人。

试想一下,当年的生产队长如果利用职权,把一等茶园给自己,那么他家不会有今天;如果茶叶很畅销,砍了古树改植高产茶园,昔归茶不会有今天。当然,如果没有临沧各级政府和茶农、茶商多年的推动,消费者的认可,临沧茶也很难有今天的辉煌。

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远处是哀牢山脉

2005年的昔归渡口

2005年和临翔区领导考察昔归古茶园

曾经的临沧茶叶发展三大战略

关键字:
为您推荐
  • 临沧四小龙昔归品鉴:汤感厚重,回甘迅猛!
    临沧四小龙昔归品鉴:汤感厚重,回甘迅猛!
    2019-09-08
    昔归位于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境内的昔归村忙麓山,其海拔在800m左右,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气候温和,古域临沧四小龙昔归精选初春茶青,经古法工艺精制而成,茶气霸道,汤感厚重
  • 南糯山有哪些寨子?南糯山村寨历史介绍
    南糯山有哪些寨子?南糯山村寨历史介绍
    2019-09-06
    南糯山历史 明隆庆四年(1570年),车里宣慰刀应勐时代,景陇、勐罕为一版纳,南糯山隶属之。清朝沿明制。 民国2年(1913),西双版纳划分为8个行政区,南糯山隶属车里区。1927年设
  • 普洱茶之昔归前世今生知多少?
    普洱茶之昔归前世今生知多少?
    2024-05-29
    昔归,临沧邦东乡邦东行政村,乃山区。离村委会12公里,距乡政府16公里。面积约4平方公里,海拔750米,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1200毫米。 昔归古茶园多分布在半山一带,混生于森
  • 百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百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020-02-19
    百花潭,隐藏于原始深山老林,其生态环境不言而喻,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易武古树小产区; 位于勐腊县瑶区瑶族自治乡,和铜箐河一样,习惯被叫做易武百花潭。 百花源于春天采茶
  • 曼岗:茶石共生,清野存真
    曼岗:茶石共生,清野存真
    2022-08-28
    曼岗是傣语,意为石头上的寨子。曼岗茶,也生长在石头上。石头可记事如红楼梦,亦可生香如曼岗茶。既为山石所生,遂得山之野韵和石之清韵,啜而饮之,幸甚至哉。 曼岗隶属于云
  • 邦改普洱茶,遗址上的大叶种
    邦改普洱茶,遗址上的大叶种
    2022-10-12
    邦改村委会有一个拉祜族寨、四个汉族寨,个个寨都是以茶为主。走进邦改看见的第一个大寨是拉祜族寨,邦改人称为邦改大寨或邦改老寨,邦改位于临沧双江县勐库镇,毗邻小户赛,
  • 三分钟了解古树茶山,带你走进勐库西半山豆腐寨
    三分钟了解古树茶山,带你走进勐库西半山豆腐寨
    2019-08-30
    豆腐寨地理位置 豆腐寨在公弄一带是地势较低的寨子,住上走还有五家村和三家村,五家村地势比豆腐寨高,海拨接近1800米,而它上面还有三家村,相距1公里路,三家村是双江、勐库
  • 细说普洱山头茶之南本老寨
    细说普洱山头茶之南本老寨
    2020-04-07
    南本老寨隶属勐海县勐宋乡三迈村委会。 勐宋普洱茶在普洱茶的历史上可谓举足轻重,历来都是普洱茶的原料大区,然而,由于南本老寨所处地理位置偏僻,且没象样的路能通达村寨,
Copyright © 2017-2019 古茶居 www.guchaju.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16003519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