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紫陶 >   正文

陈绍康,建水紫陶四老之一

陈绍康,1939年6月24日生,云南省建水县人。原云南省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高级工艺师,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云南分会理事。陈绍康出生于有千年制陶史的碗窑村的一个制陶世家,13岁就随父亲学习制陶。他多次到宜兴、景德镇和石湾参观学习,与众多制陶瓷界的行家高手切磋技艺,练就扎实的手工制陶功底,有所创新。

人物简介:陈绍康1939年出生于建水,其13岁就跟随父亲学习制陶,现为第一届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在50余载的从业实践中,不仅谙熟建水陶的整个工艺制作流程,而且精于雕刻,能书会画,曾担任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分管技术的副厂长,是建水陶当代最具代表性的陶艺大师。其陶工艺品以其新奇古美的艺术造型和功力深厚的书画装饰独具一格,深受业内人士的赞誉和收藏家青睐,分别于1997年、1988年、1991年三次赴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师”荣誉称号。并多次在国内各种评比中获得大奖,有多件作品被国家珍宝馆收藏,为建水陶的继承和创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尽管陈大师虽然已年逾古稀,满头银丝,但他仍然壮心不已,积极探索,时刻都在思考建水紫陶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当代紫陶四大名家之一的陈绍康老师。陈老是建水紫陶唯一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绍康,1939年出生于有千年制陶历史的建水碗窑村一个制陶世家,他自幼便随随父亲学习制陶,当时的建水紫陶主要还是做一些对工艺要求比较低的生活器具,比如;花盆、汽锅、大缸。在60余载的从业实践中,陈老不仅谙熟建水紫陶的整个工艺制作流程,还在紫陶上不段实验创新,如今他的紫陶作品以其奇美古韵的艺术造型和功力深厚的书画装饰独具一格,深受业内人士的赞誉和收藏家青睐。

陈老80-90年代曾任原国营建水工艺美术陶厂技术副厂长,他多次到宜兴、景德镇和台湾参观学习交流,与众多制陶瓷界的行家高手切磋技艺,练就扎实的手工制陶功底。后来随着建水紫陶的声名远播,被评为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云南分会理事。

艺术造诣:能书会画,善于雕刻设计,谙熟一整套建水陶器的制作工艺流程,设计制作的紫、黑、白、黄陶器作品,吸取了古今陶瓷艺术和青铜器造型的精华,制作时先在陶坯上书画、雕刻,然后用各色泥料镶嵌成色彩斑斓的书画篆刻图案,烧成后,再用特殊的工艺磨光,使作品光可鉴人,达到了新奇古美的境界,有较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作品数次在省内外获奖,如《紫陶残帖十头综合文具》获云南省创作优秀奖,《清香罐》、《三足笔筒》先后2次获国家轻工部颁发的“百花奖”优秀创作二等奖;《博古瓶》、《中号笔筒》、《仿青铜器台灯》等陶器珍品被国家珍宝馆收藏;大型紫陶花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陈列;部分作品被选送到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展销。

荣誉成就:1979年、1988年先后出席全国第二、三届工艺美术艺人创作设计专业技术人员代表大会,被评为全国工艺美术优秀工作者;1991年10月,出席全国轻工集体企业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受到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接见,1995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评委会授予“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17年12月28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2006年12月获“全国工艺美术优秀创作奖”;2007年12月在云南省首届工艺美术杯、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残帖矮足橄榄茶罐》获金奖,《高足茶罐》获银奖;2009年10月在云南省工艺美术(中国)昆明国际民族民间精品工艺博览会上《残帖彩填小口梅瓶》获金奖;《组合群鸟彩填千秋梅瓶》获银奖;2009年11月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彩填八仙人物花瓶》获银奖。

传承贡献:陈绍康大师数十年来不仅为建水陶重塑辉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以其严谨的创作态度、精湛的制作技艺、深厚的艺术功底为建水制陶行业培养了为数众多的工艺人才。

人物评价:陈绍康熟悉建水紫陶的全部工序,掌握取泥制坯、写字绘画、刊刻雕填、烧造磨光等紫陶全部技艺,其总体烧制水平在同行中居于领先地位。技艺有个人面貌,在基础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了一次性残贴装饰,形成独特的风格;创新推广了固定修坯刀;其代表作品获得各级奖励,已经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在建水孔子文化节期间展示和讲解建水紫陶制作技艺,还多次参加在红河学院、建水一小、建水四小、崇正社区等地举办的“非遗进校园”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示”活动,普及紫陶知识,取得突出传承业绩。师承脉络十分清晰。

关键字:
为您推荐
  • 隐匿于南糯山深处的明珠——普洱茶新贵拔玛
    隐匿于南糯山深处的明珠——普洱茶新贵拔玛
    2023-11-27
    拔玛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南糯山的大山深处。严格地说,这里原本归属于石头老寨,之所以以拔玛为名,据当地老人说,是因为南糯山许多村寨的名字,都与茶山有关。而拔玛在
  • 茶山箐古树茶,被世界遗忘的茶园一角
    茶山箐古树茶,被世界遗忘的茶园一角
    2019-11-19
    茶山箐海拔15002000米,年均气温1520℃。平均茶龄在250年以上。地处偏僻,生态环境无污染,散落着古树茶一千余亩。 镇沅田坝茶山箐古树茶是现今少有的老茶树了,在这偏僻的小山区、
  • 说忙肺古树茶—如粮食般丰厚的茶
    说忙肺古树茶—如粮食般丰厚的茶
    2022-10-05
    忙肺茶如粮食般丰厚,滋味浓郁,久存果甜迷人,深受普洱茶爱好者喜爱。 今日就说说忙肺: 忙肺在哪里? 忙肺村(傣语意为:河谷间的山岭)位于临沧永德县勐板乡(傣语为流水环
  • 易武铜箐河普洱茶介绍,铜箐河古树茶口感特点
    易武铜箐河普洱茶介绍,铜箐河古树茶口感特点
    2019-09-23
    铜箐河名气 铜箐河(同庆河)产茶量不高,外界知晓不多。但其名气在爱茶圈子中极大,由于同庆河产量低且不易得到,纯正的同庆河水古树茶可谓浑然天成,重苦涩轻,回甘圣经好,
  • 2017广别老寨古树生茶品尝评测报告
    2017广别老寨古树生茶品尝评测报告
    2020-08-10
    2017广别老寨古树生茶品尝评测报告 一、2017广别老寨古树生茶信息: 生产许可证编号:SC11453011103628 产品标准号:GB/T22111-2008 厂名:昆明兴茶茶叶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 厂址:云南省昆明经开
  • 2022春大黑山古树
    2022春大黑山古树
    2023-07-10
    大黑山与大黑树林 1、倚邦大黑山和大黑树林/大黑森林是两个地方,茶之风味也截然不同。 2、大黑山的茶,纯料古树4500的鲜叶,估计成品要2万了。大黑树林4500到8000不等。 3、大黑山
  • 三分钟了解古树茶山,带你走进勐库西半山豆腐寨
    三分钟了解古树茶山,带你走进勐库西半山豆腐寨
    2019-08-30
    豆腐寨地理位置 豆腐寨在公弄一带是地势较低的寨子,住上走还有五家村和三家村,五家村地势比豆腐寨高,海拨接近1800米,而它上面还有三家村,相距1公里路,三家村是双江、勐库
  • 三分钟了解古树茶山,带你走进西蒙佛殿山
    三分钟了解古树茶山,带你走进西蒙佛殿山
    2019-08-29
    在中国的西南边陲,有一块我国唯一没有受到第四纪冰川袭击的植物群落分布区域,这里山高谷深,是地球上山茶科植物分布的中心地带之一,孕育出了地球上最古老的茶树,形成景迈
Copyright © 2017-2019 古茶居 www.guchaju.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16003519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