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讲讲小堆发酵。小堆发酵微生物总量没有大堆多,造成堆温难起。温度不够微生物繁殖速度慢,也就很难发挥激烈的微生物作用。
叶底
微生物不活跃就表明小堆发酵是不太成熟的熟茶发酵模型。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当年试制熟茶时,大堆、小堆都搞过,为什么最终选定大堆发酵的原因——用小堆来发,结果堆温难起,而用大堆来发,温度起得快!开始也没有解决堆温难起的问题。
大堆发酵
微生物喜欢聚堆,大堆的空间大有助于微生物聚堆。微生物数量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相约”一起开启快速繁殖模式,从而让堆温迅速升高,堆温高了更有利于微生物大量繁殖。由此可见,堆温不够的问题表面上是堆大堆小,其实是发酵初始的微生物菌群没有聚集到足够的数量。
干茶
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就可以在小堆中为微生物营造大量聚集的环境。有了这个良好的环境,微生物聚集到一定数量,就会大量繁殖。繁殖过程中,微生物会产生热量,从而让堆温迅速上升。
小堆发酵
小渥堆发酵一般温度控制在64℃,湿度控制在147℃,一般6-7天翻堆一次,大约47天后就进入自然干燥的环节,小堆发酵的熟普的粗加工基本就算完成了。再接下来就进入了深加工的环节,把茶头挑出去,老梗老叶片扔掉筛分出来。
小堆发酵
如果要做散茶就可以进行打包,要做饼茶、砖茶、沱茶就进行下一步加工了。刚刚发酵好的熟茶,新茶的时候头两泡的汤色会有混浊,但这个混浊会通过时间的沉化慢慢的变得清澈通透。茶的滋味也是这样子,新发酵出来的熟茶香气不太足,整个口感薄一些。但是通过时间的沉化,熟茶的香会越来越足,兴趣感会越来越高。整体的滋味的协调各方面会越来越好。
小堆发酵的特点就是精致发酵,选用良好的原料来发酵,不像大堆发酵用的是几十块一斤或者台地茶做原料,而是几百块甚至几千块的作为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