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山介绍 > 临沧 > 永德 >   正文

走进永德茶乡乌木龙了解野生茶

临沧永德县乌木龙乡,是个彝族乡,两万六千多人口中,百分之七十是彝族,其中有近一万人为彝族特殊支系俐侎人,约占三分之一强。整个俐侎人族群人口数量,正好也是两万六千多人,乌木龙无疑是俐侎人最大聚居地。俐侎人是传统种茶民族,和茶叶的渊源很深,习惯喝土罐烤茶和竹筒烤茶,还擅长调制药茶,用来对付一般小病。

图片

乌木龙乡与自然保护区接壤,气候冷凉,多数地区适宜种植茶叶,茶园面积累计达4万亩,约占永德县茶园面积的四分之一。野生茶在乌木龙乡的扎摸村、蕨坝村、石灰地村、新塘村等均有零星分布。野生茶由于汤色金黄透亮,口感柔和、细腻等特点,倍受人们青睐。

乌木龙地处永德大雪山西北坡,一些村寨就在大雪山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中,那里有不少野生茶树。顺着一条溪流冲积山谷往大雪山方向走进去几公里,野生茶树渐渐多起来,棵头也逐渐大起来。路上还见到几片种植茶园,大叶种和中小叶种都有。溪水由大雪山主峰下来,清澈到无法形容,水量还不小,俯身喝上几口,感觉水温宜人水性温柔。顺溪水往源头方向远远望去,半山腰一条瀑布清晰可见。

图片

野生茶的生命力,非常旺盛,不少野生茶树,竟从其他树木树干中间长出来,更有甚者,居然以小博大,中间开花,把直径是它十数倍的大树活活“崩”死。

2006年4月,新华网发布信息:云南临沧市永德县发现距今已有约两三千万年历史的茶树始祖——中华木兰。中华木兰是在第三纪木兰植物群地理分布区系特定的气候条件下,由宽叶木兰演化而来,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的被子植物,起源于中生代末期的白垩纪,主要生长在温暖、潮湿和酸性土壤的南亚热带地区。

图片

随后,云南大学和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专家实地考察后查明,永德县有野生型古茶树11.55万亩、过渡型古茶树1000亩,并在该县乌木龙乡章太村发现的3株古中华木兰活化石。专家们认为,古木兰活化石和古茶树自然群落的发现对研究茶树的起源、利用、驯化栽培,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在乌木龙,有很多高大的“放养”茶树,散布在村子周边,大多基围都在150厘米以上。实际上,环绕永德大雪山,分布着十数个甚至数量更多的栽培型古茶园,另外几个村寨,还有更大更多的大树茶在等待我们去发现。

关键字:
为您推荐
  • 细说普洱山头茶之南本老寨
    细说普洱山头茶之南本老寨
    2020-04-07
    南本老寨隶属勐海县勐宋乡三迈村委会。 勐宋普洱茶在普洱茶的历史上可谓举足轻重,历来都是普洱茶的原料大区,然而,由于南本老寨所处地理位置偏僻,且没象样的路能通达村寨,
  • 邦改普洱茶,遗址上的大叶种
    邦改普洱茶,遗址上的大叶种
    2022-10-12
    邦改村委会有一个拉祜族寨、四个汉族寨,个个寨都是以茶为主。走进邦改看见的第一个大寨是拉祜族寨,邦改人称为邦改大寨或邦改老寨,邦改位于临沧双江县勐库镇,毗邻小户赛,
  • 三分钟了解古树茶山,带你走进勐库西半山豆腐寨
    三分钟了解古树茶山,带你走进勐库西半山豆腐寨
    2019-08-30
    豆腐寨地理位置 豆腐寨在公弄一带是地势较低的寨子,住上走还有五家村和三家村,五家村地势比豆腐寨高,海拨接近1800米,而它上面还有三家村,相距1公里路,三家村是双江、勐库
  • 南糯山有哪些寨子?南糯山村寨历史介绍
    南糯山有哪些寨子?南糯山村寨历史介绍
    2019-09-06
    南糯山历史 明隆庆四年(1570年),车里宣慰刀应勐时代,景陇、勐罕为一版纳,南糯山隶属之。清朝沿明制。 民国2年(1913),西双版纳划分为8个行政区,南糯山隶属车里区。1927年设
  • 曼岗:茶石共生,清野存真
    曼岗:茶石共生,清野存真
    2022-08-28
    曼岗是傣语,意为石头上的寨子。曼岗茶,也生长在石头上。石头可记事如红楼梦,亦可生香如曼岗茶。既为山石所生,遂得山之野韵和石之清韵,啜而饮之,幸甚至哉。 曼岗隶属于云
  • 临沧四小龙昔归品鉴:汤感厚重,回甘迅猛!
    临沧四小龙昔归品鉴:汤感厚重,回甘迅猛!
    2019-09-08
    昔归位于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境内的昔归村忙麓山,其海拔在800m左右,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气候温和,古域临沧四小龙昔归精选初春茶青,经古法工艺精制而成,茶气霸道,汤感厚重
  • 普洱茶之昔归前世今生知多少?
    普洱茶之昔归前世今生知多少?
    2024-05-29
    昔归,临沧邦东乡邦东行政村,乃山区。离村委会12公里,距乡政府16公里。面积约4平方公里,海拔750米,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1200毫米。 昔归古茶园多分布在半山一带,混生于森
  • 百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百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020-02-19
    百花潭,隐藏于原始深山老林,其生态环境不言而喻,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易武古树小产区; 位于勐腊县瑶区瑶族自治乡,和铜箐河一样,习惯被叫做易武百花潭。 百花源于春天采茶
Copyright © 2017-2019 古茶居 www.guchaju.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16003519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