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山介绍 > 版纳 > 勐海 > 巴达山 > 章朗 >   正文

走进章朗村 走进布朗族

图片

西双版纳众多的少数民族中,布朗族是让我觉得最神奇少数民族。因为她是西双版纳土著民族,是热带雨林的精灵,她披着一个神秘的面纱,让我看不透,也摸不准的民族。

有人跟我说,想了解布朗族,那得走进布朗族寨子,而且必须是章朗村。章朗是布朗族古寨,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西双版纳州最大的布朗族寨子,也是布朗族历史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寨子。

一、土著民族布朗人

那一年,我工作调动,成为一名共青团干部,开启了我人生的青春时代和激情时代。初到共青团的我,下乡去的第一站是勐海,而勐海的团委书记安排的第一站是西定乡的布朗族寨子,团委书记是个文化人,哈尼族汉子,我不知道他为什么首站安排。傍晚时分,我们走进了章朗村,印象中那是在苍天古树里的寨子,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布朗族,寨子里正有人上新房,只记得又跳又唱的,还跟我们一行团委干部拴线祈福,当时的我,对民族文化没有更多了解,对这些不感兴趣,所以对章朗村没留下多少印象。

而让我没想到的是,我竟与章朗村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自己去,还是工作去,章朗村变成我去得最多的地方。而且去了一次还想去第二次,前两天外地朋友问我去原始的民族之地,我跟他介绍去章朗村。

作为热带雨林的民族,章朗村的布朗族居住在雨林深处,那是森林中的寨子,走进章朗村,几十棵几百上千年的人种古树耸立寨子中间,这是古老寨子的象征,也是雨林寨子的体现。

布朗族的祖先,古称“衰牢人”,也称“濮人”。学术界普遍认同,“衰牢人”与“濮人”其实就是同一个族属。据东汉时期文献记载,在公元一世纪左右,布朗族的先民就居住在云南的保山、永平、施甸一带。后来一部分布朗人沿着澜沧江南迁,现在保山、临沧普洱、西双版纳、泰国和缅甸,都居住有布朗族。

布朗族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分支,除了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外,布朗人会说傣族语,西双版纳布朗族有个奇特现象,他们会说傣话,但傣族不会说布朗话。

深居森林深处的布朗族,特别是章朗村的布朗族,十几年前,由于与外界联系少,他们还保持着典型的原始社会残余与大家庭现象。他们性格豪爽,心地善良,不歧视弱势群体。特别是还保留着打到野味共同分享的习俗。同时,他们排斥外面民族,不愿意跟他们交往与交流,认为外面民族不太信任。

西双版纳众多的民族中,布朗族是土著民族,还有一种民族,外界人叫本人或本族,这种民族也是土著民族。后来,基诺族、哈尼族和傣族先后进入了西双版纳这片神奇的土地。作为当地的原始民族,布朗族没能够抵挡住先进民族的强大武力,他们被傣族从坝区被撵上了上,住进了原始森林中。清代王菘《云南通志稿》中记载,布朗族居住在山林中,不适应山林外的生活。

作为西双版纳文明程度较高的傣族统一西双版纳以后,就对山上的少数民族采取了怀柔政策,他们用“以夷治夷”的方式来管理少数民族,其中最有效的方式是设立“金伞大帕雅”,来管理当地少数民族。很巧合的是,州博物馆的岩坎翁,就是管理西定(含章朗村)的金伞大帕雅后代,他是名副其实的布朗族王子。

岩坎翁是我见过的学历最高的布朗族,是个硕士。他还是个民族文化和历史通的少有的人,只要你问得到的,想到的,他都能够解答出来,我们私下给他封了个名号,叫版纳度娘,当领导的我们只要有接待或下乡都喜欢带上他,因为他能够解决文化历史方面我们不懂的东西。而岩坎翁的家族,却是布朗族的头人世家。

岩坎翁曾祖父是布朗族世袭的“金伞大帕雅”,人称“帕雅达岛”“金伞大帕雅”是傣族最高统治首领“召片领”予以山区民族头人的一种殊荣,受封赐的少数民族头人有自己的管辖地,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协调处理本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免交“召片领”摊派的赋贡的特权。在召片领的委状上有这样的话:“从此你就是布朗族的‘金伞大帕雅’,如有任何人敢于压迫你们,就要遭到灭亡,你们可把情况报来由召片领予以处理,你在哪里就是哪里的土司,下坝时可以敲锣打鼓骑马打金伞,见到召片领不用下跪,可以直接骑马骑到傣王宫和议事庭,进(傣族)土司家不用脱鞋……”。

岩坎翁的祖父岩腊老五是个传奇人物,他在承袭金伞大帕雅后,体察民情,关注民生,帮助解决山区布朗族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与问题,协调布朗族与邻近民族的民族关系,与汉族、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处老表,做朋友。

1950年2月17日,西双版纳全境解放,岩腊老五从缅甸或泰国购进生产生活必需品,把购回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必需品转售给国营贸易公司,满足了各族人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需求,为西双版纳商贸的发展繁荣做出了榜样与贡献,赢得了政府和人民的信任。 

岩腊老五历任州委委员、州政协常委、州政协副主席、省政协委员等职,他是布朗族的最后一个王。

二、信佛教的布朗人

有人说,西双版纳各民族都在忙于不同的事情,傣族在忙于做生意,XX族在忙于喝酒,而布朗族,在忙于念佛。布朗族和傣族一样,是全民信教的民族。约200年前,南传上座部佛教才由傣族地区基于政治需要传入,并最终成为布朗族的全民性宗教。但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原始宗教而产生的各类禁忌还依然存在。布朗族的一个领导朋友跟我说,布朗族是个柔顺的民族,而岩坎翁却说,据《蛮书》记载:“朴子蛮(布朗族),勇悍矫捷,以青娑罗段为通身袴,善用白箕竹弓,深林间射飞鼠,发无不中”,后来跟着傣族信奉佛教以后,才变得佛性的。

信佛教的地方必然有寺庙。章朗村有两个寺庙,一个远离寨子,在山顶上,是老和尚居住的地方,去过几次章朗村,都没能够拜访老和尚,也许是缘分不到,也许我个人没啥可求。西双版纳许多的信佛人士都听说过这里的老和尚,有不少人前来拜会,有一次带人来章朗村,就有一客人特意想拜,当地的康朗(当佛爷后转成常人)引见,而我也没进去。

而在村里的寺庙,坐落在寨子中间,是村里的布朗族祭拜的地方。村里的寺庙叫白象古寺,里面有关于佛寺和章朗村的建成的简介,大意如下:

传说在1365年前,佛祖释迦牟尼派弟子玛哈洪和牙南坎平乘白象周游世界传经(三藏十二部贝叶经),当他们来到缅甸景栋一个叫庄董的地方,牙南坎平被这里的景色吸引住了,就留下来在这里传授经文。玛哈洪则独自赶着白象继续前行,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在一个炎热的中午踏进了“嗯巩跺多”山(现在章朗村境内),走到“垒座掌”的时候,因为天热口渴加上连日的劳累,大象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了,玛哈洪盘腿打坐,双手合十念诵经文,祈求菩萨保佑人象平安,不一会儿,大象站起来在它刚才趴着的地方猛刨,一会工夫,一股清泉喷涌而出,这口井被当地人称作“那么着章”,也就是大象井。

玛哈洪和大象喝了泉水后继续前行到达现在佛寺位置的时候,大象卧地不起用头点地,好像在说着什么,玛哈洪见状领会了这是佛祖的旨意,就在这里建佛寺立寨子,又到“嗯巩木克”动员了大量的“浓波”(章朗村的先民),共同建立了一个新寨子,取名“章朗”,意思是大象停座的地方,管理寨子的头人称作“召曼”。

佛寺的藏经阁里珍藏着古老的贝叶经。州图书馆长经常到这复印这些贝叶经。

三、能歌善舞的布朗人

图片

西双版纳有个说法,哈尼族生来就会唱歌,但他们跳舞,就如螃蟹走路一样,没傣族柔软,直来直去。傣族生来就会跳舞,但唱起歌来,就没有哈尼族那样高亢悠扬,布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有着唱歌相亲的习俗,有一次去打洛的曼夕寨子,一个传统的布朗族村,拜访省级非遗传承人,她讲起了他们夫妻就是靠唱歌唱来的。他说,寨子里都是这样。

一次走进章朗村,是州文化馆(美术馆)举办的一次美术采风活动,作为主管的上级部门领导,我去看望他们。晚间请了寨子里两夫妇来跟我们喝酒唱歌,男的弹布朗弦子,女的主要是唱歌。人们说,布朗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我还真体会到了意境,当男的布朗弦子弹起的时候,女的一下子进入了角色,不需要任何准备,那甜美的歌声自然而然就唱了出来。我想起了我的母亲,一个爱唱山歌,爱跳芦苼的少数民族妇女,曾经也这样的感受,听到了芦苼响起,脚底板就开始发痒。

布朗族的那纯朴而委婉的音调,是从森林深处传出来的,让我 一辈子都不能忘记,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再去听那美妙的歌声。

四、世界上最早种植和享用普洱茶的布朗人

西双版纳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这里少数民族众多,世居的民族就有十二个,这些少数民族创造着各自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西双版纳是普洱茶最早种植地,这里有这样一个共识,普洱茶叶是布朗人先种下的。

在西双版纳广袤的大森林里,到处都有着布朗族人居住的地方。只要他们居住过的地方,就有茶叶种植,澜沧江以南的勐海县境内,在布朗族聚居的地方,到处都是普洱古树茶。

布朗族与茶的关系,在他们的《祖先歌》里也有表现,歌里是这样唱的:

叭岩冷是我们的英雄,

叭岩冷是我们的祖先,

是他给我们留下了竹棚和茶树,

是他给我们留下了生存的拐棍。

那时的章朗村进山采茶,没有分到一家一户,都是在原始森林里采摘的。那一年,我随寨子里人进山摘茶,在我印象中,茶园是一片片整整齐齐的,哪知道章朗村的茶树,是在原始森林里,与其他大山相映而生,在城里的我没脚力上树,只能看着村民们像猴子一样攀上了天一样高的茶树,我在树下也是冷汗直冒。

章朗茶山归属巴达古茶山茶区,海拔1330米,年平均气温21.5℃,年降水量1530毫米,非常适合茶树的种植。古茶树种植面积达700多亩,是巴达茶山面积最大的古茶园。布朗人一生与茶密不可分,都说“布朗族待过的地方就有千年古茶树”,就一定有古茶园,这就是云南人常说的“濮人种茶”的定律。已有1400多年历史的章朗古寨章朗村周围的原始森林里也生长着野生型茶树,集中成片分布在原始森林中的古茶树,成为原始森林中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生物物种。章朗的古茶树可以分为野生古茶树和人工栽培古茶树,野生古茶树分布在村寨周围,掩藏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之中,周边植被深厚,生态环境好,茶树自由生长。章朗古树茶叶片呈椭圆形,叶面隆起,叶身背弓或内折,叶质软,叶色深绿,叶尖渐尖或尾尖,叶基楔形。山野气浓,条索紧结黑亮,汤色金黄明亮,汤中带甜香,苦涩适中,香型特殊,似兰似蜜似野花,茶香纯正明显,茶气强烈。

关键字:
为您推荐
  • 石头上的那罕,邦东的另一种滋味
    石头上的那罕,邦东的另一种滋味
    2020-02-26
    说起邦东产区的茶,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昔归茶,包括核心产区的忙麓山,毕竟当年的县委茶还是名不虚传的,只有品质足够优质,才可能被用来招待客人;对我来说,昔归之后,
  • 普洱茶中号称临沧班章的昔归古树茶
    普洱茶中号称临沧班章的昔归古树茶
    2020-02-27
    昔归古树茶 昔归忙麓山低海拔的一朵奇葩 头顶大雪山,脚踏澜沧江,它是低海拔茶山的珍宝。 昔归村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邦东行政村,距离村委会12公里,距离乡政府1
  • 坝歪,冰岛五寨茶气最足的寨子
    坝歪,冰岛五寨茶气最足的寨子
    2022-05-05
    冰岛坝歪位于勐库镇北边,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冰岛行政村,在当地属于东半山。距离勐库镇25公里,老寨的地理位置与冰岛村隔沟相望,古茶园所生长的位置地处1500米的
  • 帕沙古树茶:七分班章气,三分冰岛甜
    帕沙古树茶:七分班章气,三分冰岛甜
    2022-08-28
    帕沙古茶山位于勐海县境内格朗和乡西南方向,最高海拔1950米,平均海拔在1800多米,从地理位置上看,处于南糯山与布朗山之间。 帕沙现存的古茶树,最早种植年份可追溯到唐代。
  • 白莺山,天然茶叶历史博物馆
    白莺山,天然茶叶历史博物馆
    2022-11-09
    白莺山所处澜沧江中游地带,这里高海拔、水资源充沛,土壤细腻,日照充足也是云南大叶种普洱茶种植的最佳地带。白莺山的古茶园20平方公里,树龄最大的在2800多年左右。是我国仅
  • 2019秋茶第四站:大户赛
    2019秋茶第四站:大户赛
    2020-01-21
    大户赛茶山位置 大户赛作为勐库十八寨之一,是勐库西半山茶区著名的产茶村落之一。 大户赛位于邦马大雪山的巨臂之上,村寨海拔2000米以上,是勐库地区海拔仅次于三家村外,海拔
  • 临沧四小龙忙肺,是黑马必先是骏马
    临沧四小龙忙肺,是黑马必先是骏马
    2022-10-05
    临沧茶今时今日在诸多普洱茶产区中的影响力,可以称得上与日俱增的。古域打造临沧四小龙的目的,就是要让它们成为临沧茶的一个标志,或者说是打开临沧茶的一扇窗子,透过他们
  • 勐库著名山头古树普洱口感详解
    勐库著名山头古树普洱口感详解
    2019-09-16
    热爱普洱的人,一般都相信时间的力量。新茶的苦涩浓强令人充满希望,未来经过了时间的洗礼,希望才能转变为真正的美好。 【大雪山】 大雪山雄踞双江县勐库镇西北,是孕育勐库
Copyright © 2017-2019 古茶居 www.guchaju.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16003519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