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山介绍 > 版纳 > 勐海 > 南糯山 >   正文

南糯山有哪些寨子?南糯山村寨历史介绍

南糯山历史
明隆庆四年(1570年),车里宣慰刀应勐时代,景陇、勐罕为一版纳,南糯山隶属之。清朝沿明制。

民国2年(1913),西双版纳划分为8个行政区,南糯山隶属车里区。1927年设县治,南糯山隶属车里县。民国36年至民国38年(1947~1948),南糯山属车里县四龙乡(驻地嘎洒街)。

1949年~1952年,景洪仍然称车里县,南糯山隶属景洪区。

1953年7月16日,将原车里县的南糯山和佛海县勐混区的贺开、南莫、阿鲁以及布朗山乡的广冈、广别、班章划为格朗和爱尼族自治区,格朗和爱尼族自治区1957年改隶勐海县,1958年更名为英雄公社;1961年复称格朗和区,1969年更名为献忠公社;1973年更名为格朗和公社;1984年复称格朗和区;1987年10月改为格朗和哈尼族乡。

因之,南糯山曾称南糯山乡、献忠公社东风大队(1969年)、格朗和公社南糯山大队、格朗和区南糯山哈尼族乡(1984年3月23日)、格朗和哈尼族乡南糯山村公所(1987年)。2000年11月“村改委”时,称为格朗和哈尼族乡南糯山村民委员会至今。

南糯山总面积150k㎡,南糯山辖地110k㎡,有1万多亩大叶茶古老茶园,掩映于莽莽翠林之中,有5500亩新式茶园,显示出名山名茶的新景,植根于半坡新寨的八百余岁的高寿栽培茶树王,是中国祖先早先种茶的见证,南糯山1939年制成红茶,号为滇红,展销伦敦成为举世名茶。明清以来生产的普洱茶,不仅当时名噪京师,誉播四海。

南糯山村寨简史

约公元十一世纪,哈尼族先民渡过澜沧江,来到景洪坝。南糯山的哈尼族过江后,约公元十一世纪从南傲河东南逐步地移居到南糯山。当时南糯山有少量的布朗族居住,属杂居状态,因哈尼族的势力大于布朗族,布朗族逐步迁往其它地区,大约到二十世纪初期才全部迁出。据老人介绍,直到一九五0年前后,南糯山石头寨西面还有布朗族村寨遗址。

渡过澜沧江后,南糯山的嘴妈(Zyuq ma)是帕确家族。帕确,姑娘寨人氏,2000年搬迁至茶王村,2008年2月9日去世。帕确家是“嘴妈”世家。

进入南糯山后,先民最早落脚的于原南糯山星火茶厂附近。后搬迁至现南糯山小学的位置建寨。南糯山现有31个村寨,这众多的村寨全都是从姑娘寨搬迁建寨的。据赶达寨桑帕老人讲,1949年以前,姑娘寨叫旧寨,是共产党的工作队进入南糯山后才改称姑娘寨的。为什么命名为“姑娘寨”?据说,寨子里有一位姑娘,叫“阿批玉乐”,非常好强,成年礼已过了也不谈婚论嫁,骑着马,挎着刀,背着枪,不像女子,反而像大男子,为村寨建设做了好多事。为了纪念她,寨子名就改为“姑娘寨”。姑娘寨最早的寨址是现在南糯山小学校所在的位置。

多衣寨、石头寨、半坡寨、水河寨都是从姑娘寨分出立寨的现在石头寨的寨址曾经是多衣寨的寨址。石头寨称“老寨”指的就是多衣寨的旧地,

很早以前,多衣寨现在的位置曾经是多衣寨先民的火耕地,在耕作季节,不回寨,安营扎寨,哈尼人称为“亚含”。后来就定居建寨了。

从多衣寨分出去建寨的有丫口老寨、丫口新寨。

据赶达寨的门车老人讲,水河寨是1951年从姑娘寨分出去立寨。石头新寨是1941年从石头寨分出去的。

从石头寨分出去建寨的有石头新寨、向阳寨、出戈一队、南达村、捌妈村。

从半坡老寨分出去建寨的有半坡新寨、新路村、永存寨、茶园新村、竹林村、尔滇村、戈然寨、散格等8个寨子。

从水河寨分出立寨的有通达村、南河村、连山村。

石头新寨分出立寨的有兴乐村和富兴村。

姑娘寨分出立寨的有赶达村、茶王村以及桥头村。

在南糯山现有31个村寨中,大巴拉寨是于1958年从勐海区曼尾乡划归南糯山的,小巴拉寨是南糯山惟一的拉祜族寨子,“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时,从苏湖南拉寨游耕到现寨址,于1963年分出划归南糯山的。而南拉拉祜族寨的先民是100多年前从勐宋山游猎到南拉时定居的。

南糯山制茶厂(当地群众称南糯山一厂)于民国29年建成投产,隶属思普区茶业试验场,厂长白孟愚。南糯山一厂从印度引进机器,并从沪、杭选聘10余名高级茶师,机制红、绿茶,年加工茶叶约1200市担。产品畅销东南亚地区。民国37年停办。1951年由云南省农林厅佛海茶叶试验场接管,1953年移交佛海茶厂(勐海茶厂前身)。

南糯山二场原隶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该所始建于1938年4月,前身是民国时期的“思普垦植场”。

出戈二队于1990年1月18日建村,成员都是从勐海县勐宋乡三迈村公所车乐寨、朗妈寨、妈秀寨搬迁至出戈,为的是开垦橡胶基地。

村寨搬迁的原因、条件

村寨搬迁有两种情况,一是举寨全迁,二是部分分离迁移建寨。举寨全迁的原因主要是生产生活环境的变化,比如水资源枯竭。

家族内部出现“族内婚”是村寨分离建寨的一个原因,比如从半坡寨分出建寨的半坡新寨就是一例。

一个家族与另一个家族间不和也是村寨分离建寨的原因之一。在南糯山现有村寨中,丫口寨从多衣寨分离建寨缘起兄弟俩争一头耕牛的归属权,导致的不得不分离建寨。

按照哈尼族传统,建村立寨的前提条件:必需选定“嘴妈”,必需至少有三个家族参加;必需有“神泉水”,必需有坟山,必需有“然争都”, 必需有“寨门”,必需认定一棵“神树”。必需有“滇航”,必需有“阿南读航”,(孕妇为补充微量元素而食用的“红壤取土坑”,),必需选定打秋千场。这是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其中,“然争都”是扔弃出生后尚未取名即夭折的婴儿的地方,一般选择在离寨不远的树林里,必须在寨门外。“滇航”是青年男女的娱乐场所,要选在寨子边、寨门内,开阔的平地里。

关键字:
为您推荐
  • 久负盛名的班章之坝卡囡
    久负盛名的班章之坝卡囡
    2021-10-23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布朗山乡,班章是独占群雄鳌头的一个存在。而鲜有人知的是,班章村是由5个寨子组成老班章、老曼峨、曼新竜、坝卡囡、坝卡竜。 班章五寨可以算得上是
  • 勐宋乡 南本老寨古茶山之行
    勐宋乡 南本老寨古茶山之行
    2020-04-07
    丙申中秋西双版纳之行 之勐宋乡南本老寨古茶山散记 错过了丙申春天的版纳之行,中秋之后,还是如期来到了这里。下飞机的时候,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激动,仿佛一切都是本该如此
  • 野马配野草,大渡岗荒野茶
    野马配野草,大渡岗荒野茶
    2018-11-18
    茶品如人品: 2014 年大渡岗野放早春 档案 品名:茗香醇(早春普洱茶生饼) 生熟:生饼 净重: 357 克 原料:大渡岗( 1967 )野放茶 由来:选用大渡岗茶区唯一一片野放古茶区茶菁精
  • 昔归,每年都要坚持去,看着鲜叶都是香甜的
    昔归,每年都要坚持去,看着鲜叶都是香甜的
    2020-07-21
    昔归,春茶去了,上百年的茶树几乎都是挂了牌子的,纯料都是要守着挑做,混采才是常态,品质好,混采也是蛮好的口粮了。 昔归的鲜叶,仔细观察,也不难发现,简而言之,叶片相
  • 邦东古树茶,上者生烂石
    邦东古树茶,上者生烂石
    2019-06-06
    邦东茶产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主要以古树茶为主,树龄高达250多年,尚有一些人工种植因时代更替,人户迁移而无人管护采摘的古茶树,分布在靠大雪山半山一带,与葱郁的
  • 攸乐山名寨龙帕(亚诺)简介,亚诺古树茶特点
    攸乐山名寨龙帕(亚诺)简介,亚诺古树茶特点
    2019-07-15
    龙帕简介 龙帕,为傣语,基诺语为亚诺,旧称雅奴。故龙帕寨有称作亚诺寨!攸乐山又称作基诺山,攸乐山人自称基诺族(自称),基诺语中基为舅舅,诺为后代,意为舅舅的后代或尊
  • 瑶族茶山丁家寨
    瑶族茶山丁家寨
    2020-02-22
    我的好邻居刘哥邀我跟随茶叶专家李总,前往丁家寨瑶族小盘家吃杀猪饭,顺便寻访一下我向往很久、在易武茶叶界享有一席之地的丁家寨茶山。 下午,李总开车,带我们直接从景洪开
  • 大忠山古树茶:一段旅程,一段缘分
    大忠山古树茶:一段旅程,一段缘分
    2019-09-02
    我想上天一定是怕冰岛的美太独孤,才费尽心力将大忠山造的贤淑!茶人为贪冰岛惊鸿一睹,趋之若附,却不知大雪山深处,有古茶在等缘分如金风雨露,古域撞上了,也不禁要说:便
Copyright © 2017-2019 古茶居 www.guchaju.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16003519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