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山介绍 > 版纳 > 勐腊 > 易武 > 弯弓寨 >   正文

弯弓,你变了吗?

初闻只道弯弓香,再遇方识易武韵。

只是,弯弓,如今一茶难求。

时间倒回2012年,广州秋季茶博会。恰遇普洱茶行情高涨、消费迭代升级的时候,琶洲国际会展中心里到处都是琳琅满目的特装展位,甚是养眼。各家企业雄心万丈,都想趁着形势大好抢占山头。作为茶的主战场,展场中的茶香自是更加引人流连。爱茶的人总嗅着香气而去。

寻香而至,人头攒动处,米白色的墙面嵌着原木条,略显旧派却异常简约的展馆,是岁月知味。而这几天的主角,则是弯弓。瑶家寨的大树茶带着原始森林的狂野甘香,直冲鼻息,引无数茶客流连探奇。

总有人问“这是什么茶?”

看到工作人员拿着的茶饼,瞬间智商下线。

“变了?你们这名字挺有意思!”

岁月知味的普洱茶包装,在当时其实颇具识别度:生宣绵纸、书法体手写字、产区山头的陈列,一目了然地让你知道这就是一家专注开发易武产品的茶企。偏偏这一款,2012年的新茶,篆书的两字,乍看果真差不多“变了”。

弯弓,你一直在那里。

2012年之前,普洱茶班章称雄,易武只能蓄势待发。当时700元左右的零售价,仍然被市场所质疑。弯弓所在的丁家寨地处边陲、交通极为不便,几乎没有路。从丁家寨骑摩托车入山,每年的采茶季都要翻下山崖无数辆,再之后是真正窄抖的山路,只能攀坡步行,坡度最陡处接近60度。

生态环境之原始令人望而止步。弯弓虽不是《过秦论》中“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的弯弓,但弯弓却是“汉人不敢攀山而采茶、车不敢弯弓而断崖”之处。原始的野性生态自然完整,未经人为矮化的大树茶具有不可替代的高度。同样不可替代的,还有各种任性的蛇虫鼠蚁,云南雨林色彩艳丽的蜘蛛,野蜂飞舞,运气好的话,还能跟眼镜蛇对视上数秒。

茶树年复一年的冒着肥壮的嫩芽,大旱之年的茶更为霸烈。层层叠叠的蜘蛛网,只有在雨雾中才能看得清,它们是原始森林的守护者。动物总比人类更善于发现大自然的美味,昆虫吮蜜、以昆虫为食的蜘蛛,在云南的山林中,大约都很挑食。

弯弓,你其实一直都在变。

四野芳华归于沉寂,走过岁月重现荣光。

历史上的弯弓大寨,曾是曼撒古茶山上曾经最大最兴旺的寨子。四百户的寨子,如今只剩下凋零的残碑。

到底是瘴疠毁寨,还是民族械斗,又或者是三次伤了根基的大火?清咸丰年以前,弯弓的关帝庙是六大古茶山中最大的庙宇,占地面积六千平方米以上,全用柏木建成,雕梁画栋,飞檐点金,当时是六大茶山最精美的建筑。到光绪年间弯弓已无人居住,大寨遗址只留下断瓦残井、满目疮痍。

70年代,在“以粮为纲,农业学大寨”的政策指导下,在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历史时期,伐掉珍贵古茶树种植粮食,生存是第一需求,保护茶树的指责在当下除了苍白与徒劳,亦显得不近人情。茶树砍了头,再加一把火,土地收拾干净才能开荒。

生命,在黑暗绝缝中开出最绚烂的花朵。古茶树的旺盛生命力世所罕见,硬是从断头处抽出新枝复活重生。所以,弯弓有了矮小的小树茶。而那些在深山国有林中的古茶树,高逾十多米,高大挺直未被矮化,它们就是唐代濮人遗留下的珍贵礼物。

长时间的沉寂,让弯弓躲过疯狂的抢采,当它再一次从岁月的长河里被打捞起来,那留存住的悠远的古韵,终将重现荣光。弯弓,作为易武花香带的典型,越居最贵的茶区之一,剑指老班章。

弯弓,你是真的变了。

岁月,将花香酿成了蜜韵。弯弓,是真的变了。

时间,能给一切答案,你想要的,或者不想要的。茶山的路越来越宽,上山的人越来越多,茶叶也越来越贵。弯弓的毛茶从2014年至2018年,价格从未停止上涨,从2500-3000元每公斤,涨至3500-5000元每公斤,依然在继续。雨林深处的树叶,几百元一斤,这在十年前的易武几乎不可想象。2012年被质疑的弯弓,在市场的洪流中翻滚,身价直线上涨,近7000元的茶饼现如今一茶难求。只识弯弓老班章,成为众多普洱爱好者的追求。

易武茶,越陈越醇厚,弯弓亦然。弯弓的新茶、香气纯高、叶底柔嫩、条索肥壮。易武茶看得见的转化,在弯弓这里淋漓尽致。时间的洪荒之力不可逆转,鲜香期的鲜爽在三年内慢慢的褪去,五年的激烈碰撞,茶叶中积蓄的各种物质,或是分解、或是挥发、或是重新聚合,或是沉淀,茶性开始渐渐稳定。当初诱人的高香渐渐隐淡,化作杯底的那抹幽香。留存下的是甘醇厚实的蜜韵,醇润饱满,刚柔并济。

橙红色的琥珀茶汤,清亮透彻,馥郁生津,余韵久久不止。梭罗说“一切变化,都是值得思考的奇迹。每一刹那发生的事都是奇迹。”所有一切都在变化,惟有变化不变。

弯弓,万变不离易武。

关键字:
为您推荐
  • 后起之秀:山野气韵大漆树
    后起之秀:山野气韵大漆树
    2022-08-15
    茶,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中国普洱茶文化融合了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名重天下。普洱茶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始于商周,产于西汉,传于三国兴于唐,
  • 白莺山,那一缕回甘
    白莺山,那一缕回甘
    2025-04-18
    白莺山,仅名字就特别吸引我,不知是哪位仙者,竟赐予她如此灵秀的名字,使人无限遐想,白莺山,是有许多白莺吗?白莺是什么鸟?白色的莺?我只知道有黄莺、黄鹂、不知道还有
  • 品2015年头春帕沙古树纯料
    品2015年头春帕沙古树纯料
    2020-07-05
    在路上,寻梦、遇人 在一起,择城、终老 茶友与我分享的一段话 恰是在在路上回来了之后 在路上。 做这款茶,是一念之起。做茶的短短几年间,我们一直在学习、摸索,不惜跋山涉
  • 韵致精深——益木堂曼撒村落曼秀
    韵致精深——益木堂曼撒村落曼秀
    2020-02-22
    茶山地理:曼秀村隶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麻黑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易武乡东北边,距离麻黑村委会6公里,距离易武乡3公里。国土面积1.44平方公里,海拔1,311米
  • 新班章普洱茶有哪些特点?
    新班章普洱茶有哪些特点?
    2022-05-22
    茶质好、茶气足、山野气韵强是新班章普洱茶的显著特点,新班章茶条索粗壮肥硕,汤水明亮且金黄,明香突出,香气张扬,滋味更显厚重,既有一定的苦,也伴随一定的涩感,苦与涩
  • 帕沙古树普洱:涩中有甜,绵柔倔强
    帕沙古树普洱:涩中有甜,绵柔倔强
    2022-08-28
    封面包装 帕沙普洱茶包装封面是由云南省著名书法家吕世平老师的亲笔书法和竹子绘画。竹子象征柔韧坚强,帕沙普洱茶茶气也如竹子一样柔软强劲,富有气节。 干茶外形 帕沙原料选
  • 南糯山半坡老寨,普洱茶的原野花香
    南糯山半坡老寨,普洱茶的原野花香
    2023-11-27
    在距离澜沧江不到40公里处有一座著名的古茶山,山高谷深,林木葱郁,山脚的海拔高出江面近1000米,完美地诠释了高山云雾出好茶的论述。 到过勐海县的茶友都应该深有体会,从州府
  • 景谷秧塔大白茶介绍,大白茶始祖的发源地
    景谷秧塔大白茶介绍,大白茶始祖的发源地
    2018-11-24
    景谷大白茶起源于民乐镇大村秧塔村民小组,也叫秧塔大白茶,多年来景谷大白茶得到了海内外茶叶专家的高度重视,曾多次实地到秧塔山进行考察研究,把秧塔列为大白茶始祖的发源地。
Copyright © 2017-2019 古茶居 www.guchaju.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16003519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