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山介绍 > 普洱 > 宁洱 > 困鹿山 >   正文

秋水茶论古树篇——古树分布困鹿山篇

困鹿山是无量山的一支余脉,是澜沧江水系和红河水系的分水岭,隶属于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彝族自治县宁洱镇宽宏村委会困卢山自然村,位于普洱县城北面31公里处,海拔1410米—2271米之间,中心地段南北延伸十几里,东西宽数里。山中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最高峰海拔2271米。困鹿山古茶树群落地跨凤阳、把边两乡,总面积为10122亩,属半栽培型茶树群落与阔叶林混生形成的原始森林。

据《世界茶乡,普洱茶都》记载,神农氏在普洱困鹿山发现、训化了野茶。据载神农氏在山野采药时,尝到一种有毒的草后,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于是背靠大树作休息时,一阵清风吹过,大树上的绿叶飘落下来。神农把这种绿叶带回家仔细观察试用后,发现了它的饮用和药用价值,并在困鹿山上进行种植,于是留下了大片大片的古茶园。

2004年至2006年间,中国农业科学院等权威机构组织多批专家相继对困鹿山茶树群落进行了三次重点科学考察,并作出了论证:“困鹿山栽培型茶树至少有400年以上的历史;其半栽培型(过渡型)茶树已超过1000年以上。”再一次证明困鹿山处于茶祖植物的起源中心范围之中。这是自1986年在困鹿山发现1939亩半栽培型(过渡型)茶树群落以来,已经淡出江湖近300年的困鹿山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困鹿山古茶在历史上一直是秘而不宣的,只是因当初云南生产贡茶很少,根本满足不了皇宫贵族的需要,更进不了寻常百姓家庭,每年到春茶采摘时,都是官府派兵镇守监制,极其保密,自然不见诸于史籍。因此,神秘的困鹿山古茶园也给世人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古茶园中的过渡型古茶大、中、小叶种相混而生,香型独特,在云南三大茶区中独有此茶能称得一个"雅"字。茶香清雅、高锐、持久,韵长。新茶入口微苦化甘转甜,口感香、甘、甜相混而生,丰富沉厚,喉韵甘润持久,气蕴上扬而沉实。

特点:香气浓郁且稳实,苦涩感易化,滋味甘甜且醇厚鲜爽,茶汤内含物丰富,性质稳定,后劲较强,喉底生津明显而韵味足。

关键字:
为您推荐
  • 普洱新贵奇幻“猫耳朵”
    普洱新贵奇幻“猫耳朵”
    2019-11-19
    跟一个普洱茶迷聊茶聊到猫耳朵,如果他还能接话,说明是真茶迷~~ 跟一个普洱茶迷聊茶聊到猫耳朵,他不仅能接话,而且还喝过,然后还能把猫耳朵拿出来给你看的~~说明这个家伙不
  • 大忠山,忠于自然,忠于一座山的味道
    大忠山,忠于自然,忠于一座山的味道
    2022-10-05
    品饮大忠山,浪漫即可 第一次品饮大忠山 一定要想象自己初吻时的场景 那一份温润甜蜜与唇齿舌小心翼翼的碰撞 入口柔,触舌软,落口甜,过喉滑 在碰撞中享受甜蜜 在碰撞中品味爱
  • 困鹿山:遗落在深山的皇家古茶园
    困鹿山:遗落在深山的皇家古茶园
    2025-01-05
    困鹿山,这座充满神秘与传奇色彩的山脉,其由来与命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名称由来 The Belt and Road 一种说法认为,困鹿是傣语的音译。在这里,困指的是山凹之地,而鹿则并
  • 2017年小户赛春茶,清润入脾甘韵环抱
    2017年小户赛春茶,清润入脾甘韵环抱
    2020-03-02
    你是一片缓慢的云 偶尔路过我的山顶 我问你能否为我停一停 你沉默飘向另一片风景 请在春天回来好吗 我的山坡开满了花 我会亲手为你摘下 请你带回你风中的家 《云野》歌词 云垂玉
  • 哆依树,易武高杆之王
    哆依树,易武高杆之王
    2023-07-06
    论高杆古茶树,我们一定会最先想到易武,说到易武高杆,那就比较多了,比如较为出名的薄荷塘、弯弓等都为高杆,乃至曼松高杆古树也并列其中。 曼松高杆古树 但若单论高杆的话
  • 懂过:懂得它的醇,又怎舍错过它的美!
    懂过:懂得它的醇,又怎舍错过它的美!
    2019-10-06
    懂过,一个独特的名字,它的地理位置似乎在讲述着他的与众不同。 (懂过的路) 懂过茶区地势独特,虽地处勐库西半山,但与西半山的其他寨子不同,在懂过是看不见东半山的,可
  • 怎么样泡好落水洞普洱茶?
    怎么样泡好落水洞普洱茶?
    2019-05-29
    如何来泡好落水洞生普的? 泡茶虽然器具、手法各不相同,但主线差异不大,一般冲泡普洱茶会选用盖碗或者紫砂壶。熟茶、红茶及十年以上生茶一般使用紫砂壶冲泡,十年以下生茶建
  • 冰岛,最接近原始森林的古树茶
    冰岛,最接近原始森林的古树茶
    2022-10-23
    地界老寨位于勐库西半山,接近于原始森林,也是五寨中最难行至的村寨。拉祜族的世居地,植被葱郁、地质肥沃、古树成林。地界老寨处于勐库茶区大雪山主脉的山脊上,是耿马县,
Copyright © 2017-2019 古茶居 www.guchaju.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16003519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