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老挝 >   正文

行走老挝:爬山涉水 密林穿梭只为寻访千年茗香

过去,老挝北部是远近闻名的马帮集散地,也是历史上云南普洱茶的重要产地之一,而在老挝中部藏着更多与茶有关的故事,直到现在依然都是原始森林状态。采访团追随海外南宁人周锦福的脚步,走近这片密林深处……会遇到怎样的奇遇?跟随他们的脚步,探险开始了......

穿越原始密林小伙伴们都经历了啥?老挝属亚热带地区,道路崎岖、丛林密集、野兽常有出没,用“穷山险峻”来形容也不为过。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采访团来到老挝川圹省为茶而来,第一站自然是老挝古树茶厂,驱车在泥泞的道路上行进了一个小时后,我们遇到了“拦路虎”,因为当地连日大雨导致河水暴涨,横在眼前的小溪变成了河流,水深且湍急。

为了保证摄像器材先行通过,成员们只能抛弃行李和中巴,然后换成“拉风”的皮卡车继续前行,沿途大伙谈笑风生,并没有意识到这只是危险的开始......

“享受"着全自动全景天窗的自然风,在崎岖山路上颠簸了半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海拔1113米的茶厂。而这里并不是最终目的地。稍作休整后大伙儿接着赶路,距离古树茶山也越来越接近。

而寻找千年古树茶,靠的可不是运气,喏,我们有神器——拖拉机,当然老司机和好向导是标配。从我们坐上拖拉机开始,已经离原始森林更近了一步,一路上手机信号全无,在拖拉机突突的鸣响中,放眼望去,山岭绵延,山峦迭翠、云雾繚绕,简直太美了!颠簸了两个小时,经历了数次上车、下车、推车之后,小伙伴已无暇顾及风景,只想快点抵达目的地。

腰、腿、屁股……"全身按摩"了两小时,大伙儿终于来到海拔1600多米高的密林。此时,拖拉机也不管用了,老司机也“抛弃"了我们,临别时还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山路漫漫,只能靠步行,这可是非常考验人的时刻!

徒步半个钟头以后,眼前出现了一间破旧的山林小屋,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正在生火做饭,眼神清澈,笑容质朴。这让成员们非常惊讶,本以为漫无人烟之地竟然有烟火?大伙儿试着与他交流,但是他摇摇头还有些腼腆。此刻,言语已经不再重要,采访团把身上所有的钱和食物都留给了孩子,也不知道孩子能否走出这片山林去看外面的世界?

在这片老挝中部的密林里穿梭行进,充满了危险和奇遇。亲眼看到了野生豹猫,听到了“嗷嗷”虎啸,还有鸟虫奇特的叫声一路相伴……累并快乐着,为了十分钟的镜头,从天亮拍到天黑,上山下山足足花了8个小时,这是一支摄制组吗?明明就是探险队嘛。旅途多艰,有迷路的,有掉队的,有陷进泥里的,有摔跤的,被蚂蟥咬的,被蚊子叮的,脚破皮的,腿出血的……好在大家互相搀扶,彼此鼓劲,最后还唱歌壮胆,最终大家平安走出了密林。

对于小伙伴们来说,这一天仿佛走了一世纪,不曾有,不再有,这真是无与伦比的奇遇,好酸爽!

大爷帅爆了!他把人生活成了传奇!

一次探寻古树茶之旅就是一次探险之旅,抛开危险不说,每次进山,一去一回要8个小时,身强体壮的小年轻都吃不消,66岁的老周是怎么做到的呢?老周说了,一切缘起自己的“执念”。1953年出生、祖籍柳州、在南宁安家的周锦福今年已经65岁了。9年前,他开始接触老挝中部这片茂密的原始森林,深入其中寻找古树茶,如今他已经用双腿丈量了老挝9个省的山头。而老周的执念来自一本书。早年,热爱茶文化的老周看了中国社科学编撰出版的《列国志—老挝》。

他告诉我们,为了寻找千年古树茶,他曾经早上6点上山,呆到第二天凌晨下山,与随行的老挝人拿持砍刀,一路披荆斩棘,稍有不慎就可能跌下山崖或者成为林中孟加拉虎的“口粮”。老周了解到老挝中部森林里蕴藏着古树茶资源,而老挝本地人对茶不重视,为了谋生,老挝当地人大量砍伐茶树,改种橡胶树等经济作物,很多千年古树茶险遭破坏,于是这事成了他的心结。2009年老周退休了,跟一般的退休老人遛娃溜鸟、广场论剑不同,他退休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老挝中部原始森林。当他历经千辛万苦第一次看古茶树时,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他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粗壮的茶树,由此萌生了倾尽毕生之力保护和开发古茶树的念头。

此后,老周多次往来中国老挝之间,这几年,他在当地建起了茶厂,如今茶商频频光顾,老周的苦心经营的少占古树茶已经成为老挝国礼,茶香万里。老挝是一个零工业的国家,目前是东南亚唯一一块净土。既然是零工业,就意味着没有污染,因此老挝产出的茶叶,在绿色纯天然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很多茶商正是看中这样的商机。不夸张地说,如今老周“神”一样地活在当地茶农的心里,因为他对古树茶的保护和开发,茶农们尝到了甜头。在古树茶开发之前,周边茶农一贫如洗,每年人均收入100到200美金,现在年收入达到1500美金,有的甚至过万。生活条件得到改善,都盖砖瓦房,开上了拖拉机……而成了大老板之后的老周,依然还是那个爱茶如命的老周,每年都进山两三个月,风餐露宿,晒成跟当地人一样的肤色,完全融入当地百姓生活,融入山野之中。

老周说,他没想那么多,就是想坚持下去把事情搞成!这条路并不平坦,古树茶的保护、开发、利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他乐其中,痛并快乐着。从退休开始逐梦,老周生生把生活过成了传奇!我们期待下次与老周的会面,祝他梦想成真!

关键字:
为您推荐
  • 易武瑶区秘境芭依箐,价格洼地
    易武瑶区秘境芭依箐,价格洼地
    2022-05-07
    很多爱易武茶的朋友说喝茶的归宿是普洱,普洱的归宿是易武。 易武是我们每年一定要去的地方,易武茶的魅力,来自于山水赋予的细腻滋味,来自于前人留下的璀璨历史,也来自于岁
  • 易武荒田郑家梁子古树茶,益心泉寻茶纪实
    易武荒田郑家梁子古树茶,益心泉寻茶纪实
    2019-03-16
    易武遍地宝藏,就像每一个寻宝人一样,我们深入每一个茶寨去发现,去找寻。 从易武老街进麻黑村,需要经过荒田村。 荒田村,以前叫做郑家梁子,这个进村口的石碑上有刻录,石
  • 2019邦东古树茶:世俗如此,不俗如你
    2019邦东古树茶:世俗如此,不俗如你
    2019-09-12
    邦东茶被茶商们炒了很多年,标签被贴了很多,却一直不愠不火。 岩茶、岩韵、古树岩茶、原野花香、大雪山下之奇葩,澜沧江畔之明珠,称号之多,令人折舌,名气之大,可想而知。
  • 跟随古道茶痴踏遍皇家贡茶困鹿山
    跟随古道茶痴踏遍皇家贡茶困鹿山
    2019-06-08
    应该怎样形容困鹿山古树茶的风格特点呢? 入口清甜苦底重,回甘强力野韵足,清香高锐滋味厚,无愧皇家茶园争竞风流! 困鹿山是无量山的一支余脉,海拔1410至2271米之间,山中峰峦
  • 圣妙香自圣山来——白莺山
    圣妙香自圣山来——白莺山
    2020-02-25
    白莺山因常年白云缭绕、白莺飞聚而得名。位于临沧云县漫湾镇大丙山(主峰海拔2834米)中部,隔江与无量山相望,背靠大丙山野生茶树群落,位于海拔1800米至2300米之间,南北纵距
  • 云南古树茶第一山南糯山:笋酱飘香的地方
    云南古树茶第一山南糯山:笋酱飘香的地方
    2020-02-13
    南糯茶山坐落于勐海县东北侧,位于勐海和景洪中间,屹立在流沙河东岸,名称来自于傣族传说:这座山一直是爱尼人在此居住,山上茶林山下竹,竹海连绵起伏。雨水下地,春笋破土
  • 易武中的臻品:刮风寨古树茶
    易武中的臻品:刮风寨古树茶
    2019-05-27
    众人都说,易武是茶人不得不到的地方,这是一个普洱茶历史的发源地,百年间,众多号级茶均出于此地,宋聘号、双狮同庆号等,这些不可复制的经典佳作让众人如数家珍,而在这深
  • 满溪云·南糯山
    满溪云·南糯山
    2020-02-13
    满溪云南糯山 茶类:普洱生茶 年份:2019年 规格:200克 原料: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 特点:条索较长较紧结,汤色金黄明亮 汤质饱满,苦弱回甘较快有生津 香气高雅,山野气韵较好
Copyright © 2017-2019 古茶居 www.guchaju.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16003519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