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山介绍 > 版纳 > 勐腊 > 易武 > 百花潭 >   正文

易武百花潭,以百花之名绽放野冽韵味

易武百花潭古树春

百花潭,隶属于易武普洱茶名优产区铜箐河,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瑶区瑶族自治乡,地处铜箐河、布龙河、金厂河三条河流交汇的中心,三脉水系交汇之处便是百花潭所在之地。

丰富的水系为这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这般倚水而居深藏于林的清幽环境,一看便知不是轻易就能到达的,而这条山箐附近更是长满了各色野花,其中尤其百花居多,因其极具辨识度的口感体验,而从铜箐河中独立成为新兴超微产区,百花潭已然是是继冰岛、老班章、茶王树之后又一经典微产区。

茶汤入口之后,忍不住用舌头轻轻拨动,蕴藉深厚的质感便尽收舌底,如贝类动物,滑腻香润,柔滑温润的茶汤之中隐隐透出了一丝像是小苍兰的香气,更为茶汤增添了些许旖旎冷冽的韵味,让在这30多度高温的天气里,也觉出了一丝清凉的意味。

再继续下去,那喷薄而出的野韵,从头顶到小腹噼里啪啦贯通,充满了张力,丝丝缕缕的疏落感参差其间,呈现出一种开阔而又细密的野冽韵味,会让你觉得所处之处不是茶席,而是那一片原始雨林。

待整个原始森林的蓬勃开阔的山野气韵随着茶汤冲入喉中,一层层叠加而来的甘润便充斥于口腔,喉咙深处的清凉韵味更显得精致利落,这样的口感不用再施以脂粉加以环佩已足够动人,这便是属于百花潭的滋味盛宴。

易武百花潭古树春

规格:200克/饼,5饼/提

百花潭总体口感特点为:黄澄明亮的茶汤入口,顿觉香甜无比,随后香甜被卷入喉咙,舌尖余下一抹油润的清苦,似一缕阳光从舌尖滑入喉咙。

茶汤入喉,生津与回甘像一位大家闺秀拖着裙摆缓步而来,活色生香,温柔可人,摇曳生姿。

入口的山野花香。茶汤入口非常甜柔,汤稠味淡,汤感非常醇和爽口。生津爆发力极强,后伴着不停的生津泛起一波更比一波强烈的回甘,极富有饱满度与层次感,而且回味时满口皆是花香。

可以说,百花潭其厚重的山野之味是原始森林赐予的,不愧是“以百花之名绽放野冽韵味”捕获了众多茶友的芳心。

关键字:
为您推荐
  • 临沧古树茶介绍:临翔区的邦东、马台和南美
    临沧古树茶介绍:临翔区的邦东、马台和南美
    2019-09-11
    临沧市临翔区辖凤翔街道、忙畔街道、博尚镇、蚂蚁堆乡、章驮乡、南美拉祜族乡、圈内乡、马台乡、邦东乡、平村彝族傣族乡等7乡1镇2个街道,93个行政村、9个社区,主要产茶乡镇为
  • 易武的经典普洱茶之落水洞
    易武的经典普洱茶之落水洞
    2019-05-29
    七子登科之落水洞,茶与水结合,就是我们的享受。班章为王易武为后,指的是班章的霸气和易武的柔。而易武又分大易武【基本包括勐那产区】和小易武【仅指易武乡】,而易武的主
  • 忙蚌:坐落在大雪山脚下的村寨口感如何?
    忙蚌:坐落在大雪山脚下的村寨口感如何?
    2025-01-02
    忙蚌自然村,一个隐藏在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东北边的半山区村落,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简介 The Belt and Road 这个村
  • 新班章古树茶,花香中带着霸气
    新班章古树茶,花香中带着霸气
    2022-05-24
    新班章与老班章同属于一个村,而村部也设在新班章,班章茶因为花香和茶汤饱满霸气而著称,所以大家称班章茶为王,班章茶就成为很多茶友想品或者藏的对象,老班章由于古树多,
  • 普洱新秀犀牛塘,号称大器天成
    普洱新秀犀牛塘,号称大器天成
    2023-08-11
    普洱茶兴起,一直离不开勐海,新大六茶山更是以勐海展开,特别是班章茶区的霸气,深深吸引茶友。另外还有一个,所有来云南找普洱茶的,都优先考虑到勐海,所以,勐海普洱茶平
  • 刮风寨茶王树,扛鼎之寨花
    刮风寨茶王树,扛鼎之寨花
    2022-05-12
    易武茶区就如同一个取之不竭的宝库,一直有高品质的产区被人发现,除了众所周知的七村八寨,后期更是出了薄荷塘、百花潭、铜箐河等优质产区。在这众多产区之中,一直有一个扛
  • 小勐宋山:顺时兴探秘哈尼族茶韵之地
    小勐宋山:顺时兴探秘哈尼族茶韵之地
    2024-12-28
    小勐宋山,静谧而神秘。这里,哈尼族人民世代居住,与古茶树共舞,编织出一幅生态画卷。 这里,苦茶与甜茶混生,与森林中的其他树木、花草交织生长,形成了一片得天独厚的茶树
  • 南糯山有哪些寨子?南糯山村寨历史介绍
    南糯山有哪些寨子?南糯山村寨历史介绍
    2019-09-06
    南糯山历史 明隆庆四年(1570年),车里宣慰刀应勐时代,景陇、勐罕为一版纳,南糯山隶属之。清朝沿明制。 民国2年(1913),西双版纳划分为8个行政区,南糯山隶属车里区。1927年设
Copyright © 2017-2019 古茶居 www.guchaju.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16003519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