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山介绍 > 版纳 > 勐腊 > 易武 > 落水洞 >   正文

茶山行日记,易武七村八寨之落水洞

每次看到心哥走向驾驶室,就会下意识把安全带系得更紧一点......然后今天我在暗暗庆幸早饭少吃了点......

一路漂移、一路大小转弯,已经分不清楚到底是胃疼、肚子疼还是脑袋疼了。而当我闭上眼睛不再被眼前短暂的视线迷惑时,却发现了易武茶之所以名动天下的原因了。不管是抓起一把鲜叶扑鼻而来的幽香还是挑选黄金叶时的梅子香,正所谓:着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到达易武牌坊的时候,心哥感慨:以前要到这里多不容易哦,一定要记住她啊!现在路修平整了,按我们的驱车速度来到这里,感觉还是不容易的

到初制所得时候,五哥五嫂准备着一桌满满的饭菜已经等候多时,好久不见久别重逢,却无需过多寒暄就围在一桌吃饭,记忆里,这是家的味道。对于易武,想说的太多,一时之间就不知该从何说起,在白卡纸上简要画出“七村八寨”,就一步一个脚印开始探访......

先后到达曼秀村和落水洞

我们泡开第一泡易武茶,闻香的时候,眼睛往往会不自觉地闭上。“气味”给我们的是一种本能的、久远的嗅觉上的记忆,是春天关于青草、百花、繁衍的记忆,也是关于烈火、日光的记忆…嗅觉发生记忆的时候是不需要视觉来提醒的,它比视觉更强烈

而落水洞整个村小组共32户人家,都是汉族居民。收茶季量少的时候就自家人亲力亲为,到了量多的时候,就会雇佣当地的苗族人采茶。今年雨水少,茶叶价格可能就会相应上涨,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不做评论

阿婆从孙子那样的年龄炒茶到现在,这茶,就是一辈子了......

心哥说,人生是讲定数的,遇见的都是该经历的,最大的恩赐就是有惊无险。所以,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作为普洱贡茶的第一镇,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北部。从光绪年至民国时期,易武茶庄林立,出了同庆号、车顺号、宋聘号等老茶号,是七子饼茶的诞生地。1994年起台湾人从杯中的老茶寻根,追溯回易武,沉寂的易武老街恢复繁华

岁月终究会洗去浮尘,沉淀纯正的易武茶味,愈久弥香

关键字:
为您推荐
  • 春雨润物极尽柔美,鸿中鸿易武麻黑古树茶
    春雨润物极尽柔美,鸿中鸿易武麻黑古树茶
    2019-03-18
    王为班章易武后,凤冠之上有明珠 若问明珠何所是,麻黑寨前茶人呼 自六大茶山鼎盛时期,有汉人自石屏或江西,迁徙至此,画地为园,采茶制茶。麻黑因之成汉人村寨,其民风习俗
  • 古曼撒之冷庙古树茶
    古曼撒之冷庙古树茶
    2023-04-01
    古曼撒茶山的一扇磨与弯弓 这两座茶山其实仅一山之隔,且是在一座山的两面而已。 在这分布着弯弓老寨(又名李匡旧家)和弯弓大庙关帝庙(又名冷庙)的遗址。 在这还有一座清朝
  • 老曼峨从几块到千元一公斤,布朗山茶是怎么改变少数民族命运的
    老曼峨从几块到千元一公斤,布朗山茶是怎么改变少数民族命运的
    2019-06-25
    布朗山布朗族乡老曼峨寨村民在采摘古树茶。秦晴 摄 最近花70多万元盖了新楼房的岩温尖,回想起20年前刀耕火种的穷苦生活,恍若隔世。他家生活的巨变,得益于一片神奇的树叶茶。
  • 一个麻黑,为什么就能顶半个易武
    一个麻黑,为什么就能顶半个易武
    2020-02-16
    提起普洱茶,离不开易武;提起易武,离不开麻黑。 麻黑作为易武茶的标杆和典范,很多人第一次喝麻黑茶的时候,总会被她极致的甜韵所吸引。麻黑茶高香,水柔,苦涩度低,回甘持
  • 佛茶圣地临沧白莺山古茶山古树茶口感特点介绍
    佛茶圣地临沧白莺山古茶山古树茶口感特点介绍
    2022-11-09
    白莺山位于临沧市云县漫湾镇大丙山,地处澜沧江西岸,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量山隔江相望,从漫湾电站大坝而上十余公里就进入白莺山。过去水流湍急的澜沧江水,如今变成高峡出
  • 革登古茶山之撬头山,撬头山普洱茶口感特点
    革登古茶山之撬头山,撬头山普洱茶口感特点
    2022-04-19
    清乾隆进士檀萃《滇海虞衡志》载,普洱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曼撒,周八百里。古六大茶山连成一片,西面是攸
  • 西双版纳小勐宋茶山
    西双版纳小勐宋茶山
    2024-12-28
    西双版纳有两个勐宋,一个是勐海县的勐宋乡,也叫大勐宋;一个是景洪市大勐龙镇勐宋村,也就是我们家小勐宋。为了跟勐海勐宋区别,惯称其为小勐宋。虽名中带着一个小字,但其
  • 2013年古域邦东老黄片品鉴感受
    2013年古域邦东老黄片品鉴感受
    2019-09-09
    每次品饮古树黄片都有种想鸣不平的冲动,同是一脉相承的古树叶子,嫩而鲜的芽叶做了光鲜亮丽的主角,老而多梗的黄片却成了万年绿叶,口感相差无几,而身价却一落千丈,只是在
Copyright © 2017-2019 古茶居 www.guchaju.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16003519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