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山介绍 > 版纳 > 勐海 > 布朗山 >   正文

跟着先祖父去饮早茶的滋味:布朗山的古树晒红

话说我喝“滇红”的时间也不短,从小跟着我爷爷上茶楼饮早茶,应该是上世纪70年代末,喝的,一是粗糙的本地红茶,二是比较精致的云南红茶。到了80年代中期我读高中的时候,茶楼就出现了散熟普,那时候,我们乡下的人喜欢加点菊花,或者陈皮,给新的散熟普去除“燥气”。

到后来,90年代吧,供销社有整饼的普洱卖,买一个熟普饼子,搭配一个青BB的生饼。——从现在的菜鸟们眼里看来,这是败家行为:谁不要生普?熟普值个什么钱?

这,倒是培养了我“喝茶论厚度”的主观意识。

当我喝到了这个古树晒红的时候,我才明白:厚度,跟树种有关,跟茶品种的关系倒不是那么大!

那么,就要搞一罐子回来,慢慢地品味。

这倒真让我喝出了它的滋味来了。

起码,这种花蜜香,就是很明显的布朗料。

那种沁入心肺的醇厚,就是古树特有的芳香。

其实,景迈的古树晒红,我喝过;凤庆的古树晒红,我也喝过;临沧的古树晒红,你以为我没喝过么?我连易武的古树晒红都喝过!

都好喝,各有各的好喝。但论起厚度来,还是布朗古树的狠!

说句老实话,这些茶,这些古树晒红,跟上世纪70年代要在乡下的茶楼里抢才有的、现在看来非常普通的滇红,那个惊艳程度已经大为失色了。

不是说,初恋的对象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么?

高顶的这个布朗山的古树晒红茶,让我找回了“村里的小芳”。

要是先祖父还在,他老人家今年就115岁了,我一定要请他老人家试试这种40年前祖孙两个顶着晨雾上墟镇茶楼抢到的味道。

可惜,那时候,我们用的茶具,是县里的陶瓷厂制的白瓷壶,泡出来的滋味虽然惊艳,估计还是不如现在的精致吧。

喝过了大壶泡的滇红,吃过了让你嘴角流油的蟹黄包,走在朝阳已经晒烫的沙路上,先父将手里的牛缰绳交给我:让爷爷先回去,你带它去吃点嫩草,太阳看着到头顶,就要记住回家吃饭,别玩野了心,别想着要人喊回家吃饭……

到了回家吃午饭的时候,嘴里还余留着滇红的香甜。

——写到这里,下意识地吞了一口口水,香,甜,布朗古树晒红的滋味!

关键字:
为您推荐
  • 懿説微茶山之倚邦曼桂山
    懿説微茶山之倚邦曼桂山
    2022-04-28
    在倚邦街东南向不远的山坡林里,有一座大坟和一块高大的石碑,碑文载有普洱属茶山倚邦土千总曹当斋统管六茶山的史事,石碑雕凿精细,上部雕有三条飞龙空心花的龙头,呈三角形
  • 墨江县坝溜古茶山普洱茶,坝溜古树茶口感特点
    墨江县坝溜古茶山普洱茶,坝溜古树茶口感特点
    2019-09-20
    坝溜历史与名气 历史上玛玉茶原产墨江县的坝溜镇。在过去坝溜的管辖面积非常大,绿春的骑马坝乡,墨江的那哈乡、泗南江乡过去都属于坝溜。四百多年前系用木甑蒸茶,竹筒筑装,
  • 寄于爱茶人:南伞古树普洱茶
    寄于爱茶人:南伞古树普洱茶
    2021-01-13
    南伞普洱茶的茶种,是勐海地区的勐海大叶种,南伞的古茶树生长在原始森林里,茶树龄从200-500年不等。 南伞地区因地处热带与亚热带之间,气温高,茶树生长期长,可采期亦较长,
  • 三分钟了解古树茶山,带你走进老曼峨村寨
    三分钟了解古树茶山,带你走进老曼峨村寨
    2018-11-19
    随着普洱茶的风靡,老曼峨村寨逐渐被许多人关注,老曼峨三个字也成为普洱茶行内一个非常有名的符号。许多爱茶之人冲向老曼峨收茶,买茶。
  • 邦东曼岗紫岩古树茶品饮记
    邦东曼岗紫岩古树茶品饮记
    2022-10-30
    茶圣茶陆羽说:上者生烂石。上面的图就做了个说明。这茶是今年严大师制茶团队在临沧邦东曼岗寻到的一片古茶园,三百多棵古树茶生长在这石头岩缝中,生命之旺盛,令人震撼!
  • 2016懂过,再续茶人与懂过的故事
    2016懂过,再续茶人与懂过的故事
    2019-10-04
    丙申年(2016年),新历三月二十日,春分;四月四日清明,二零一六的明前茶愈发近了! 2013年伊始,古域人躬身前往懂过,尽心尽力为茶人打造出第一批懂过以寨明前春茶,备受推崇
  • 曼松贡茶,高香甘醇一泡难求
    曼松贡茶,高香甘醇一泡难求
    2022-02-05
    吃曼松 看倚邦 曼松,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象明乡的大山深处。曼松原属古倚邦区第一乡辖区内(以前原属于古倚邦地界),现为勐腊县象明乡曼庄村委会行政管辖的自然村。据当
  • 阿香的曼撒茶,是口感的回归,心灵的寄托
    阿香的曼撒茶,是口感的回归,心灵的寄托
    2020-02-22
    感谢茶友马姐分享喝曼撒茶的感受 喝茶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是在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中对自己的宠爱, 一泡好茶是对平常心的滋养, 心灵是需要陪伴的, 能找到一款自己喜欢的茶, 是
Copyright © 2017-2019 古茶居 www.guchaju.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16003519号-11